我們生活中要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首先就是要保證自己的營養攝入要均衡,這樣才有利我們的健康。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證營養均衡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健康大不同欄目湯慶婭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怎樣吃營養才均衡
一、葷素、粗細搭配
日常生活中要想營養均衡,那么就要做到不挑食,經常將葷素、粗細搭配著吃,這樣攝入的營養才會均衡。
為了攝取足夠豐富的營養,我們必須吃豐富多樣的食物。
國人習慣以谷類為主食,在此基礎上,可適當添加粗糧,如雜糧飯或者雜糧飯都是不錯的選擇。
二、多點果蔬,多點健康
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所以要經常吃,還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有利我們的皮膚健康。
多食果蔬有益健康。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長期吃同樣的果蔬,多品種多顏色更好。
老年人牙齒不好,可以直接榨果蔬汁或果蔬泥吃。
三、食不過量,三餐合理
現代人一般都不會讓自己餓著,甚至可能吃太飽。但不論你是否需要減重,都要控制食物的量。
吃的食物種類越多越好,這樣吃進肚子中的營養才會更加的均衡,但是也千萬不要吃過多,以免出現營養過剩。
四、保證蛋白質攝入均衡
國人膳食 結構以谷類為主食,但其中必需氨基酸——賴氨酸含量不足。因此,要保證攝入充足的奶類、豆類及魚、禽、蛋、瘦肉等。
若無法做到每天每樣都吃,至少要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比如一周至少安排2-3餐吃魚、豆漿之類的。
五、規律生活,規律飲食
健康四大基石除了合理膳食,還有適量運動、生活規律、心理平衡。
“規律”這個詞,不僅要求起居、運動、休息都有規律,也要求生活細節規律起來,比如每天8杯水、每餐吃生鮮食物、選擇有營養的零食(水果、堅果、酸奶等)。
本期嘉賓介紹
湯慶婭
女,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臨床營養科行政主任。1984年畢業于原上海第二醫學院兒科系,2001~2003年接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研究生班培訓。現任醫學院營養系講師及臨床帶教老師。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兒科學組成員。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市營養學會理事、上海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委員、上海市營養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上海學生營養和健康促進會專家委員。《臨床兒科雜志》編委、《中華兒科雜志》和《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審稿專家。負責承擔市級和局級課題各1項,另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6項。發表專業論文62篇,其中第1作者18篇,通訊作者9篇,以及參編著作15部,培養碩士生7名,以前三位完成人身份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研獎項5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上海教育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