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生活中也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這時我們千萬不要驚慌,要積極地采取應對措施。那么日常生活中意外傷害怎么辦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健康大不同欄目王藝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意外傷害怎么辦
車禍的自救
1、當車禍發生了之后,首先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如果不能動,那么首先就要呼救,然后撥打“120”,保護現場。
2、在撤離現場時,一定要固定好患肢,以免加重患肢損傷。傷情嚴重者,不要隨意移動,也不要讓他人隨意搬動,以免造成二次損傷。
尤其是頸部或腰部受傷時,不正確的移動或搬運易造成癱瘓的嚴重后果。
3、要將發生事故的引擎關閉,然后再將車的手剎拉好,或者是用石頭等一些堅硬的事物,將車輪固定住。
4、如果沒有急救常識,請不要隨意自救。
溺水的自救
1、一定要鎮靜,不要手忙腳亂。
2、采用仰面位,頭頂向后,口鼻向上,呼氣宜淺,吸氣宜深,身體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搶救。
3、要保持平靜,千萬不要胡亂掙扎,不可將自己的手上舉,因為那樣會讓自己更加容易下沉,更危險。
4、若小腿抽筋,應平心靜氣,及時呼救,同時自己將身體抱成一團,浮上水面。
深吸一口氣,把臉浸入水中,將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趾翹起來,持續用力,直到劇痛消失。
5、當救助者出現時,落水者絕不可慌亂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要聽從救助者的指揮,讓他帶著你游上岸。
本期嘉賓介紹
王藝
女,主任醫師,教授,副院長,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曾赴美國Duke大學兒童醫院神經科(2003年)和美國Johns Hopkins University(2007年)進修學習。現擔任中華醫學會全國兒科神經學組副組長、上海小兒神經學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分會青年委員、中國抗癲癇聯盟常務理事、復旦大學癲癇中心副主任、上海科普學會委員,為國際臨床流行病學網(INCLEN)成員,中華醫學會上海市中青年學組成員。擔任《中國循證兒科雜志》、《中國實用兒科雜志》、《實用臨床兒科雜志》、《臨床兒科雜志》、《中國臨床藥學雜志》、《中國實用醫學雜志》編委,中華兒科雜志審稿人。先后在國際及國內兒科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96篇,其中SCI收錄17篇。參加《實用兒科手冊》、《循證醫學》、《小兒內科學》、《現代兒科學》、《臨床流行病學》、《醫學研究生入學考試精要叢書-兒科學》《現代癲癇病學》《兒科學教材》等10余本著作的編寫工作。多次參加國際神經專業和小兒神經專業國際會議,并在國際大會上做講座、交流和版報,在第九屆國際小兒神經大會作《小兒頭痛》講座,第54屆美國癲癇年會和26屆世界癲癇年會等多次重要學術會議作大會專題發言。近年來多次組織國際小兒神經國際交流,建立與國外專家的良好合作關系。在國際抗癲癇聯盟及中國抗癲癇聯盟培訓班作專題演講,多次在國內小兒神經專業學術會議上做講座和大會發言,并在全國進行循證醫學在兒科學的應用的系列巡回演講。
擅長
小兒癲癇、發作性頭痛、多發性抽動、小兒多動癥、周圍神經肌肉疾病、小兒癱瘓、腦炎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小兒癲癇的診斷與治療、小兒驚厥性腦損傷的機制和保護干預。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上海教育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