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體的肌肉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擁有肌肉,我們才會擁有力量,鍛煉出適當的肌肉有利我們的身體健康。那么生活中老年人如何鍛煉肌肉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健康大不同欄目孫建琴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老年人如何鍛煉肌肉
1、如果含有骨質疏松或者下肢骨關節病的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就不要進行高沖擊性的活動,那樣容易傷到自己。
另外,爬山雖然不是太激烈的運動,但是上下山會加重關節負荷,導致關節疼痛和腫脹,損傷關節功能。
即使是身體健康的老年人也不提倡將爬山、爬樓梯作為運動鍛煉的方法。
2、如果患有一些疾病,需要服用藥物的老年人,那么就應該注意藥物對運動反應的影響,適當的采取鍛煉即可。
3、老年人可以利用自身重量,啞鈴、杠鈴,彈力帶,彈力繩,聯合力量訓練器械等進行力量訓練。
盡量在生活中融入力量訓練內容,會使訓練更加輕松,趣味,目標更易達成,如走、爬樓梯,從椅子上站起來,舉起重物,彎腰、快走或跑。
4、在鍛煉過程中應該注重自我監測,包括主觀感覺和客觀的檢查(脈搏,體重等)。
當老人參加完體育運動后,正常的表現應該是臉色紅潤,微微出汗,不會有氣短、腰腿痛的現象出現。
鍛煉后身體應該稍感疲勞,但休息后能夠緩解;有精力充沛、心情愉悅、食欲增加,睡眠轉好和精神變爽的感覺。
5、老年人運動時心率加快但不要超過120次/分鐘,如果運動中出現脈搏跳動過快或出現脈搏減慢或變得不規律的情況,應立即停止鍛煉,必要時應立即去醫院檢查。
6、一般剛開始鍛煉的老年人,鍛煉3~4周體重會有所下降,這是由于新陳代謝增加的緣故,在這之后體重應該保持穩定水平。
7、鍛煉前做一個全面體格檢查,通過檢查了解自己健康狀況。
8、參加運動期間,也應定期做醫學檢查和隨訪。患有慢性病且病情不穩定的情況下,應與醫生一起制定運動處方。
9、老年人應學會掌握運動過度的癥狀,如運動中發現有胸痛、胸悶、頭暈、惡心,甚至呼吸困難等癥狀時應立即停止運動。運動中,體位不宜變換太快,以免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10、鍛煉期間要遵循正常的生活制度如保證充足的睡眠。夏季好在早晨或傍晚,以避免中暑等。
運動后勿大量飲水、洗熱水澡。飯后至少間隔l小時進行鍛煉等。
本期嘉賓介紹
孫建琴
女,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長期從事醫學營養學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主攻方向為營養與慢性病防治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市科委,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多項。
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畢業于貴陽醫學院醫學系,菲律賓大學獲營養學碩士學位與學歷。先后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及營養學研究。2000年晉升為醫學營養學教授,擔任復旦大學醫學院臨床營養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上海市營養學會副秘書長、衛生部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
長期從事醫學營養學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主攻方向為營養與慢性病防治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市科委,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多項。在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數十篇,參與編寫營養專業書10多本,擅長各類人群的營養與健康評估指導,營養不良與營養過剩的防治,各種疾病的營養治療。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上海教育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