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上海教育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后逐漸緩解,直至后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癥。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癥。
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見于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并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針推傷科主任,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特色專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愛爾蘭上海針灸學院教務長。
1984年畢業于上海中醫藥大學。是2000年上海“新世紀青年醫學專家榮譽獎”入選對象、2001年度上海衛生系統第八屆“銀蛇獎”提名獎獲得者和2001年度“上海市醫務青年管理十佳”提名獎獲得者。
主持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上海市科委及上海市衛生局等10余項科研課題,獲得一項專利。
在國內外專業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并有4本專著出版。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腰突癥、中風后遺癥及更年期綜合癥。
五十肩的臨床表現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后疼痛逐漸加劇或鈍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
氣候變化或勞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肩關節活動受限
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旋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于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于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4.壓痛
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溝處、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5.肌肉痙攣與萎縮
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癥狀,此時疼痛癥狀反而減輕。
診斷
根據病史和臨床癥狀多可診斷。常規攝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見骨質疏松,但無骨質破壞,可在肩峰下見到鈣化陰影。
年齡較大或病程較長者,X線平片可見到肩部骨質疏松,或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鈣化征。
鑒別診斷
臨床上常見的伴有肩周炎的疾病包括:頸椎病、肩關節脫位、化膿性肩關節炎、肩關節結核、肩部腫瘤,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單純性岡上肌腱損傷,肩袖撕裂,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及腱鞘炎等。
這些病癥均可表現為以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但是由于疾病的性質各不相同,病變的部位不盡相同,所以,有不同的伴發癥可供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