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上海教育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肝臟是身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并在身體里面起著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等等的作用。
肝臟也制造消化系統中之膽汁。在醫學用字上,常以拉丁語字首Hepato-或Hepatic來描述肝臟或肝臟的(希臘 hēpar ( ?παρ ))。
肝臟是人體內臟里大的器官,位于人體中的腹部位置,在右側橫隔膜之下,位于膽囊之前端且于右邊腎臟的前方,胃的上方。
肝臟是人體消化系統中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臟平均重達1.5公斤(約在1-2.5公斤之間;另一說1-1.6公斤),為一紅棕色的V 字形器官。
肝臟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又是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
肝臟對來自體內和體外的許多非營養性物質如各種藥物、毒物以及體內某些代謝產物,具有生物轉化作用。
通過新陳代謝將它們徹底分解或以原形排出體外。這種作用也被稱作“解毒功能”,某些毒物經過生物轉化,可以轉變為無毒或毒性較小,易于排泄的物質;但也有一些物質恰巧相反,毒性增強(如假神經遞質形成),溶解度降低(如某些磺胺類藥)。
肝臟的生物轉化方式很多,一般水溶性物質,常以原形從尿和膽汁排出;脂溶性物質則易在體內積聚,并影響細胞代謝,必須通過肝臟一系列酶系統作用將其滅活,或轉化為水溶性物質,再予排出。肝臟是主要的藥物代謝器官
其生物化學反應可分四種形式
?、傺趸饔?/strong>
如乙醇在肝內氧化為乙醛、乙酸,再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這種類型又稱氧化解毒。
?、谶€原作用
某些藥物或毒物如氯霉素、硝基苯等可通過還原作用產生轉化,三氯乙醛在體內還原為三氯乙醇,失去催眠作用。
?、鬯庾饔?/strong>
肝細胞含有多種水解酶,可將多種藥物或毒物如普魯卡因、普魯卡因酰胺等水解。
?、芙Y合作用
是肝臟生物轉化的重要方式,使藥物或毒物與葡萄糖醛酸、乙酰輔酶A(乙酰化)、甘氨酸、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SA)、谷胱甘肽等結合。
有的學者根據特有的酶系統,將其分為兩型,即相Ⅰ反應(通過氧化、還原、羥化、硫氧化、去胺、去羥化或甲基化等生物化學反應,包括混合功能性氧化酶,有時還能使無毒物質變為有毒,如異煙肼的乙?;?和相Ⅱ反應(如微粒體的二磷酸尿核苷葡萄糖轉移酶促使某些物質與醛糖酸結合生成醛糖酸鹽,便于從膽汁和尿中排出)。
由于肝內的一切生物化學反應,都需要肝細胞內各種酶系統參加。因此,在嚴重肝病或有門脈高壓、門-體靜脈分流時,應特別注意藥物選擇,掌握劑量,避免增加肝臟負擔。
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可以誘導相關酶活性增加,而產生“耐受性”或“耐藥性”,又因相關酶特異性差,產生“交叉耐藥性”或藥物協同作用,引起不良后果。
正常人血膽紅素80~85%來自衰老紅細胞血紅蛋白,其余來自肝內非血紅蛋白的亞鐵血紅素(如肌紅蛋白分解)和骨髓未成熟紅細胞破壞(無效性紅細胞生成),又稱旁路膽紅素,意指為亞鐵血紅素代謝的一個支流。
從單核吞噬細胞和肝細胞內形成的非結合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具有脂溶性,易透過血-腦屏障、胎盤、腸和膽囊上皮等,干擾細胞代謝功能,必須與血漿中白蛋白結合(直接膽紅素),才能使其失去原有的脂溶性。
在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泄過程,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均可使血膽紅素增高,引起黃疸。膽紅素進入肝細胞后與胞漿內的Y和Z蛋白相結合,可以防止向外逆彌散。
某些藥物可以干擾膽紅素與白蛋白的結合,競爭肝細胞膜受體,或競爭Y蛋白,阻礙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代謝。
新生兒由于血-腦屏障發育不全,血漿白蛋白較低,肝細胞內Y蛋白僅為成人濃度4~21%(出生后5~15個月才達成人水平),后者是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重要原因。
本期嘉賓介紹
女,主任醫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感染科主任、中青年名中醫,全國第二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上海市中醫藥領軍人才,學術任職為中華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感染病分會及肝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中醫藥學會理事,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WHO脂肪肝健康教育基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自身免疫性肝炎學組委員,《世界感染雜志》和《中國肝臟病雜志》編委。累計發表學術論文130余篇,主編了《肝炎、肝硬化秘方大全》、《王育群學術思想擷英》、《跟名醫做臨床-內科難病(八)》以及《常見肝膽疾病的中醫預防和護養》,副主編了《實用藥物手冊》、《肝膽證廣纂》、《名醫談肝病》,參編學術著作和各類教材20余部。以第一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2項(在研1項),市局級課題5項(已完成),作為主要成員參加“十五”“十一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項、國家科技部傳染病重大專項2項、上海市科委重大項目2項,上海市申康技術攻關項目1項。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臨床與基礎、慢性乙型肝炎中醫生存質量、證候客觀化(基因、代謝組學)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活血化瘀法在肝病中的臨床運用和發展”榮獲2011年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第一完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