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是什么在傷害你的膝關節
你是否還記得上一次雙膝因為頑皮而擦傷出血是什么時候嗎?答案或許是很久以前,相信這種情況已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離我們遠去。但是成熟并不能使我們的膝蓋免于受傷,另一種更深層的、更容易被我們大家忽視的膝蓋受傷正反復出現著。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將巨大的機械性壓力加諸于雙膝上。事實上,膝關節也是天生被設計出來承擔這些壓力的。但是一些壞習慣會使我們的雙膝提前壽終就寢,或者為慢性疼痛甚至殘疾敞開大門。
行走、站立和移動的方式會對健康的膝關節造成影響,包括站姿、選擇的鞋子、總體的身體健康狀態等等,都會對膝關節造成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影響結果如何,其實是由自己選擇的。
檢視下面準備的5個問題,看一看你是否真的善待和呵護了寶貴的膝關節。
1. 你承載多少的負重
雙膝承載著體重,所以關鍵中的關鍵是如何保證一個正常的BMI指數(身體質量指數)。
身體每增加1磅的體重,就意味著行走時膝關節要相應地多承受3磅的壓力,而當你奔跑時這個壓力指數會變成10磅。所以如果你的BMI指數是25或超過25時,你的體重就會開始連累你的膝關節。
事實上,醫學已經證實造成膝關節關節炎的頭號殺手就是超重。過大的體重會摧毀膝關節中的軟骨組織,避免這種傷害的唯一方法就是控制自己的體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在一項研究中發現,超重人群只要減少平均11磅的體重,就可以將患上膝關節關節炎的幾率銳減一半。
2. 你是否做運動
科學有序的運動可以幫助保持膝關節的強健,如果沒有這些運動,你的肌肉將沒有能力幫助膝關節承受你的體重和其他額外加諸于身體的負重。膝關節如果離開強健肌肉的支撐,骨骼、關節、肌腱、韌帶會失去平衡從而在面對壓力時變得異常脆弱。
應該選擇那些不會損傷膝關節的運動,因為如果從事高危的運動不但無法幫助保護膝關節,還會將患上關節炎的幾率提高兩倍。其中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要避免偶爾的沒有規律的激烈運動,取而代之的是養成有規律的適度運動習慣。
多參加能夠提高體力、肌肉力量和靈活度的運動項目,諸如瑜伽、步行、自行車、游泳和負重練習。這些類型的運動可以幫助提高身體新陳代謝,提高關節的活動機動性,并且使你獲得支撐膝關節的強健肌肉群。一項研究發現,如果能將位于大腿上的股四頭肌的力量提高20%—25%,相應的就可以降低20%—30%的患上關節炎的幾率。每周挑選3到4天進行每次30分鐘左右的練習是佳的運動選擇。
無害膝關節的運動
水上運動:由于水中的浮力可以有效地抵消身體在運動時給膝關節帶來的額外壓力,同時水中的阻力還可以有效地運動肌肉,這使得水上運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推薦運動包括水中慢跑或游泳。
太極:這項古老的中國運動可以幫助提高關節的活動能力和幅度,拉長肌肉,這樣可以使得你的韌帶和肌腱變得更具伸展性。
等長訓練/靜力訓練和瑜伽:這類訓練可以強健身體核心部位的肌肉群,還包括腿部的肌肉,幫助給予膝關節更多的支持。
3. 你是否過度使用你的肌肉或者關節
雖然運動是保護關節的良方,但是你應該避免過度使用你的關節和肌肉,因為無論身體哪一個部位,過度的工作或鍛煉以后都會使肌腱變得不再緊致,或者損傷軟骨組織并且終導致傷痛甚至關節炎。
下次在運動中或運動后以及日常家務、工作前后,如果感覺疼痛或者不適,千萬不要視而不見,要給傷痛不適的部位以充分的休憩;同時,還要堅持進行那些不會傷害膝關節的運動;后,如果疼痛持續兩周不消失就要去就醫了。
切記,每次無論做任何運動之前,都要進行5—10分鐘的熱身,運動結束后同樣要進行5—10分鐘的冷卻運動。
4. 你的身體比例是否勻稱
就像開車一樣,4個輪胎必須協同一致才能正常運作,這個原則同樣適用于我們的膝關節。如果你的身體不夠勻稱,那么你的關節、肌腱、肌肉都將由于失衡而受到傷害。
必要的時候可以尋求理療師的幫助,他們可以幫助你校正各種錯誤的身體姿勢,從坐姿、行走、跑步以及搬動重物的訣竅等,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可以幫助你養成好習慣避免對關節的損害。
5. 你穿對鞋子了嗎
我們常用鞋子來比喻感情,錯的對象就像不合腳的鞋子,使你身心俱疲。換到真的鞋子來講,不合適的鞋子會造成身體無法平均地將壓力分配到兩側膝關節上,更直觀的是,不合適的鞋子會使人感覺不舒適。
如果你存在平足,或者左右腳長度不一以及殘疾的話,那更需要關注鞋子的選擇。其實,從解剖學上來講,沒有一個人的結構是完美的,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些缺失,重要的是學會避免那些缺失為自己帶來不便,或者影響到健康的身體部位。
需要一提的是高跟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經常穿著高跟鞋的女士會給腳部造成額外的壓力,而正是這些受壓的部位非常容易在未來誘發為關節炎。
關節炎其實非常常見,但是這不代表是無可避免的。關愛你的膝關節甚至都不會花費任何額外的時間,只要照著上述的內容去實踐,一定會受益。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上海教育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主任醫師,推拿科副主任,醫學學士,1969年出生,師從沈國權主任,是推拿中心優秀青年醫生的代表,嚴雋陶老中醫康復推拿工作室成員。擅長頸椎病、頸性眩暈、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脊柱側彎、膝骨關節炎、疲勞失眠等推拿為主的中醫治療。
簡歷
1987年9月-1992年7月:上海中醫藥大學推拿系學習。1992年7月起: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工作。1998年:入選上海市衛生局中醫處“希望之星”。1998年-1999年: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碩士課程進修班學習。1999年:跟隨江蘇省名老中醫 、江蘇省中醫院推拿科主任邵明熙老師學習。
2003-2004年:任推拿科病房主治醫師。2004年9月起:攻讀在職碩士學位。2005年10月:晉升為副主任醫師。
科研項目
1.推拿手法熱效應的客觀檢測標準。
2.推拿對缺血性心臟病患者NO和NOS的影響。
3.婦科常見病推拿治療多媒體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