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了自己的身體造成了凍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對于自己凍傷的病因都還不是很了解。接下來就請我們的張國安專家來給我們說說造成凍瘡的原因吧!讓我們了解一下。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凍傷
其實凍傷就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了我們的身體局部受到損傷的情況。
輕時可造成皮膚一過性損傷,要及時救治;重時可致永久性功能障礙,需進行專業救治。嚴重時可危及生命,需緊急搶救。
病因
當身體較長時間處于低溫和潮濕刺激時,就會使體表的血管發生痙攣,血液流量因此減少,造成組織缺血缺氧,細胞受到損傷,尤其是肢體遠端血液循環較差的部位,如腳趾。
1.氣候因素
各種氣候也是引起凍傷的主要原因。
寒冷的氣候,包括空氣的濕度、流速以及天氣驟變等。潮濕和風速都可加速身體的散熱。
2.局部因素
如鞋襪過緊、長時間站立不動及長時間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環發生障礙,熱量減少,導致凍傷。
3.全身因素
如疲勞、虛弱、緊張、饑餓、失血及創傷等均可減弱人體對外界溫度變化調節和適應能力,使局部熱量減少導致凍傷。
臨床表現
1.局部凍傷
局部凍傷主要分為三種,是哪三種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反應前期系指凍傷后至復溫融化前的一個階段,其主要臨床表現有受凍部位冰涼、蒼白、堅硬、感覺麻木或喪失。由于局部處于凍結狀態,其損傷范圍和程度往往難以判定。
(2)反應期包括復溫融化和復溫融化后的階段。
(3)反應后期系指一、二度凍傷愈合后,和三、四度凍傷壞死組織。
2.手凍傷
(1)一度凍傷輕,即常見的“凍瘡”,受損在表皮層,受凍部位皮膚紅腫充血,自覺熱、癢、灼痛,癥狀在數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脫落外,不留瘢痕。
(2)二度凍傷傷及真皮淺層,傷后除紅腫外,伴有水皰,皰內可為血性液,深部可出現水腫,劇痛,皮膚感覺遲鈍。
(3)三度凍傷傷及皮膚全層,出現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覺喪失。傷后不易愈合,除遺有瘢痕外,可有長期感覺過敏或疼痛。
(4)四度凍傷傷及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甚至骨頭,可出現壞死,感覺喪失,愈后可有瘢痕形成。
3.腳凍傷
(1)凍傷皮膚局部發冷,感覺減退或敏感。
(2)對冷敏感,寒冷季節皮膚出現蒼白或青紫。
(3)痛覺敏感,肢體不能持重等。
這些表現系由于交感神經或周圍神經損傷后功能紊亂所引起。
4.凍僵
傷員皮膚蒼白,冰涼,有時面部和周圍組織有水腫,神志模糊或昏迷,肌肉強直,瞳孔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心動過緩,心律不齊,血壓降低中測不到,可出現心房和心室纖顫,嚴重時心跳停止。呼吸慢而淺,嚴重者偶爾可見一、二次微弱呼吸。
本期嘉賓介紹
張國安
男,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任,主任醫師,北京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會北京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外科雜志特約編委、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北京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燒傷雜志副總編、中央保健局專家、國家應急委員會委員。
長期從事燒傷和燒傷后的整形、修復重建工作。擅長于各種輕、中、重度燒傷患者的診治,難治性復雜創面的修復以及燒傷后期的整形、重建工作;尤其擅長于特重燒傷患者的搶救,并多次完成成批事故燒傷的救治工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遼寧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