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非常痛苦的疾病,患者不僅會受到病癥的折磨,而且生活中還常常會遭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影響自己的自尊心。那么生活中癲癇的原因有哪些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健康北京視頻節目張俊廷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癲癇的原因
遺傳因素
癲癇有一定的遺傳特性,所以患有家族史的人一定要引起重視,尤其是特發性癲癇遺傳性更容易遺傳給后代。
分子遺傳學研究發現,一部分遺傳性癲癇的分子機制為離子通道或相關分子的結構或功能改變。
腦部疾病
先天性腦發育異常
大腦灰質異位癥、腦穿通畸形、結節性硬化、腦面血管瘤病等。
顱腦腫瘤
腦部有腫瘤,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都是會誘發癲癇的出現的,所以一定要積極地進行相關治療,避免癲癇的發生。
顱內感染
各種腦炎、腦膜炎、腦膿腫、腦囊蟲病、腦弓形蟲病等。
顱腦外傷
產傷、顱內血腫、腦挫裂傷及各種顱腦復合傷等。
腦血管病
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梗死和腦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等。
變性疾病
還有一些常見的變性的疾病,也是癲癇出現的重要原因,如阿爾茨海默病、多發性硬化、皮克病等,我們也應該積極進行預防。
全身或系統性疾病
缺氧
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心肺復蘇后等。
代謝性疾病
低血糖、低血鈣、苯丙酮尿癥、尿毒癥等。
內分泌疾病
甲狀旁腺功能減退、胰島素瘤等。
心血管疾病
阿-斯綜合征、高血壓腦病等。
中毒性疾病
有機磷中毒、某些重金屬中毒等。
其他
如血液系統疾病、風濕性疾病、子癇等。
本期嘉賓介紹
張俊廷
男,主任醫師,教授,神經外科中心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家政府津貼專家,2004年榮獲全國和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1977年畢業后,被分配到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工作,1982年隨王忠誠院士遷至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工作。從事神經外科工作30年來,先后發表論文50余篇,參加編寫《神經外科學》、《神經外科手術學》、《顱內腫瘤外科學》等多部神經外科專著,獲得國家級、市級和局級科技進步獎10項,其中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3項,市級科技進步獎5項,局級科技進步獎2項。
現負責顱底和腦干疾病的臨床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每年完成顱內復雜疑難性腫瘤及脊髓內腫瘤顯微手術近500例,其中腦干腫瘤及顱底腫瘤的治療水平,不論在腫瘤的數量、全切率及術后療效上,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作為主要技術骨干承擔了王忠誠院士領導的“脊髓髓內腫瘤和腦干腫瘤”這一開創性的攻關項目。在這一艱巨的工作中,參閱了大量文獻并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從手術入路、顯微手術操作技巧、神經功能保護到手術后病人的康復,總結出一整套的治療常規和易于推廣的臨床經驗。到目前為止與王忠誠院士一起,治療腦干腫瘤千余例,其治療水平為世界之首。
九十年代中后期在繼續治療腦干腫瘤的同時重點就顱底腫瘤展開深入研究。比如首先開展了耳前顳下入路切除鞍旁及海綿竇腫瘤,首先采用了乙狀竇前入路切除巖斜區腫瘤,同時設計并開展了經雙額擴展入路切除蝶竇區及上斜坡腫瘤的治療方法。通過大量的臨床經驗總結出分離腫瘤、保護腦組織及神經功能的措施,減少手術的副損傷,使顱底腫瘤的治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巖骨斜坡區腦膜瘤手術治療全切率達到近85%,而且手術致殘率明顯下降。在對于顱底腫瘤方面,其診斷治療水平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近5年來,主持包括“北京市城市發展重大課題”(《顱底腫瘤的影像學及顯微外科治療》)等在內的多項課題,2006年獲得“中華醫學獎二等獎”、“北京市科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多個獎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