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高血糖病因病理
(1)、所使用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劑量不夠。
(2)、運動量明顯減少,胰島素不能有效發揮作用。
(3)、攝食過多甜食或含糖飲料。
(4)、過度肥胖。
(5)、情緒或精神上的壓力過重。
(6)、低血糖后出現反跳性高血糖被稱為SOMOGYI現象。
(7)、飲酒可導致低血糖,也可導致高血糖。
(8)、服用某些藥物,如強的松、地塞米松等會引起高血糖的藥;又如服用了某些止咳糖漿。
(9)、在生病或其它應急情況下,原先使用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劑量不夠等等。
高血糖患者急救措施在急救時,如果錯誤地讓高血糖患者喝糖水,等于火上澆油。
此時能認真做到保證病人呼吸道暢通就是高明的辦法。高血糖時,病人非常口渴,皮膚、口唇干燥,呼出的氣體有甜的氣味。
低血糖時,皮膚潮濕,呼吸無特殊氣味。上述這些方法僅供區別高血糖和低血糖時參考。
( 10)、空氣負離子對體內血糖的作用:吸入負離子可激活體內多種酶的活性。
如過氧化氫酶、細胞色素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脂酶、胰蛋白酶、碳酸酐酶等,加強對氧的吸收、氧化還原和新陳代謝,增加基礎代謝率,調節體內維生素A、B1、C、D、PP等的含量,故可促進機體發育,增強體質;并可降低血糖和膽固醇、減少血鉀含量,增加尿量及尿素氮和肌酐等的排出量,是血中NPN含量下降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主任醫師,教授,現任醫科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內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國際醫療部名譽主任,內分泌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
1970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90,1991年留學日本長崎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院糖尿病研究所。從事內科、內分泌科臨床一線工作四十年。重點科研領域為糖尿病防治及胰島素抵抗與高血壓研究。
完成衛生部科研課題多項,重點科研領域為糖尿病防治及胰島素抵抗,是“大慶糖尿病20年前瞻性研究的主要組織者和執行者”之一。其20年研究結果證明6年生活方式可在20年間減少糖尿病發生43%,并減少嚴重視網膜病變47%,主要成果發表于世界頂級雜志《柳葉刀》。該研究與美國及芬蘭同類糖尿病預防一起被譽為世界2型糖尿病的一級預防里程碑式的研究。在1993年提出胰島素敏感性指數目前在國內胰島素抵抗研究中廣泛應用。在國內外核心雜志共發表文章200余篇。
兼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專家組成員,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衛生部臨床醫生科普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新藥、進口藥評審委員,國家科技獎、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委員,國家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評審委員,中央保健會診專家等職。是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副主編及中華內科雜志、中華高血壓雜志等多家醫學雜志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