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醫師,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院,心內科主任。
冠心病診斷與治療多年從事心內科臨床與科研工作,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及疑難病癥的診治有豐富的經驗及獨到的見解。是國內早開展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先驅者之一,率先在國內開展多項介入治療新技術,曾應邀到全國 30 個省、直轄市約 200 余家市級醫院開展冠脈介入手術,連續多年個人冠脈介入治療總例數及復雜病變治療例數于國內名列前茅,是我國知名的心血管病專家。獲2 項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在國內外專業雜志發表學術論文 100 余篇。主編《冠脈介入技巧及器械選擇》和《冠心病介入治療手冊》等4 部學術著作。參編學術著作6部。
心臟檢查的意義
經常會有人問,想查查血管有沒有硬化,有沒有冠心病該查哪些項目?健康體檢機構也抓住,人們普遍擔心患上心臟病和癌癥的心理,推出名目繁多的查體項目。
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病人帶著一大本健康查體的資料來咨詢,檢查的項目五花八門,有冠脈CT,有全身的PET,還有各種腫瘤標志物。到底這些價格不菲的檢查項目有用嗎?物有所值嗎?
心臟健康查體有用嗎
血管方面的健康查體可以早期發現問題,但是到底健康查體的檢查項目價值如何?目前仍有一定爭議,相關的研究結果也不一致,不同的醫生也會給出不同的建議。
健康查體項目的大問題是檢查結果的準確性,主要是假陽性,也就是檢查發現有問題而實際上并沒有此方面問題。
不少查體的人檢查發現有問題,鴨梨山大,后續就會做更多的檢查,終排除了相關疾病,增加了不必要的費用和風險。比如有的人沒癥狀做心電圖發現“心肌缺血”,就非常緊張,后續又做了冠脈CT。
心臟健康的查體應該查那些項目
美國醫學雜志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和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等機構相關指南推薦心臟健康查體項目如下。
頸動脈超聲
檢測到顱腦血管的阻塞程度,推薦用于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人;
超聲心動圖
顯示心臟的結構和功能,一般不建議作為沒有心臟癥狀或高血壓的人健康查體項目;
腹主動脈超聲
檢測胃部主動脈的大小,建議年齡在65~75歲之間老年吸煙男性,檢測一次即可;
心電圖
評估心臟的電活動,主要用來篩查房顫(心律不齊)。一般不建議作為沒有心臟癥狀患者的篩查;
踝臂指數
使用血壓計的測量上臂和腳踝血壓,檢測外周動脈疾病(腿“血管硬化”),可用于部分人下肢血管疾病的篩查。
美國心臟協會指南明確指出,用冠脈CT造影檢查、血流介導的血管擴張功能、動脈硬度以及基因檢測等對無癥狀人群篩查動脈粥樣硬化沒有益處甚至有害,不建議用于健康查體。而這些項目往往被一些高端查體機構作為吸引客戶的亮點!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