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骨關節炎為一種退行性病變,系由于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
臨床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
骨關節炎常見癥狀
膝關節骨關節炎是老年人常見的關節疼痛之一,起病時悄無聲息,發病時癥狀百變讓人摸不著頭腦。究竟膝關節骨關節炎會有哪些癥狀呢?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指由于膝關節軟骨變性、骨質增生而引起的一種慢性骨關節疾患,又稱為膝關節增生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及骨性關節病等。
包括關節軟骨的剝脫、骨質增生、半月板損傷、滑膜炎等一系列改變。本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也可發生于青年人;可單側發病,也可雙側發病。 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群中50%患有關節炎。
膝關節骨關節炎常見癥狀為膝關節疼痛。初始表現為鈍性痛,以后逐步加重。尤其多見于負重或上下樓梯時疼痛,而平地行走時并無疼痛,休息后疼痛癥狀即刻緩解。
后期可出現上下樓梯和走平地時都疼痛,甚至休息時也會持續疼痛。有些患者表現為靜止時關節疼痛,又稱“靜息痛”,即關節保持某一姿勢過久后,或在晨起剛站立行走時出現疼痛、關節僵硬感。
稍活動后疼痛反而減輕,但過多活動或負重后又出現疼痛。除此之外,還會有關節腫脹、伸屈活動受限、行走時膝關節搖擺不穩等癥狀。
膝關節骨關節炎主要是由于關節軟骨處血液回流障礙,局部充血后壓力增加所致。
并且鹽酸氨基葡萄糖還可以減輕骨關節之間的摩擦,預防骨關節炎。一旦拖延至晚期,膝關節骨關節炎就會出現受累關節鄰近的肌肉萎縮、關節畸形等導致功能障礙的情況。
本期嘉賓介紹
男,浙江省杭州市人。1986年畢業于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醫療系,畢業后一直從事骨科臨床工作,積累了較豐富的骨科臨床經驗。
1996年調入北京醫科大學人民 醫院骨關節中心工作。2000年至2001年在德國Hessing骨科醫院進修臨床工作。
現擔任骨關節中心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關節鏡外科手術、關節疾病 的診斷與治療、骨科臨床等方面工作。近年來有若干論文發表于國內主要醫學雜志上,并參 加臨床專著的撰寫與翻譯工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骨關節炎的鑒別診斷
1.類風濕關節炎
多發在20~50歲。嚴急性發作,全身癥狀較輕,持續時間長。受累關節多對稱或多發,不侵犯遠端指間關節。
關節早期腫脹呈梭形,晚期功能障礙及強直畸形。X線檢查局部或全身骨質疏松關節面吸收骨性愈合強直畸形。實驗室檢查血沉增快,類風濕因子陽性。
2.強直性脊柱炎
多發于15~30歲男性青壯年。發病緩慢,間歇疼痛,多關節受累。脊柱活動受限,關節畸形,有晨僵。
X線檢查骶髂關節間隙狹窄模糊,脊柱韌帶鈣化,呈竹節狀改變。實驗室檢查血沉增快或正常,HLA-B27為陽性。類風濕因子多屬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