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肝臟是腹腔內大的實質性器官,擔負人體的重要生理功能。肝細胞對缺氧的耐受力較差,故有肝動脈和門靜脈提供豐富的血液供應,并有大小膽管與血管伴行輸送膽汁。
它位于右上腹的深部,有下胸壁和膈肌的保護。但由于肝臟體積大,質地脆,一旦遭受暴力容易損傷,發生腹腔內出血或膽汁泄漏,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膽汁性腹膜炎,后果嚴重,必須及時診斷和正確處理。
治療首先要考慮患者的全身情況及是否有復合傷,如是否有腦、肺、骨損傷。根據全身情況及合并傷的輕重緩急確定合理的救治計劃。
對單純肝損傷的患者在積極糾正失血性休克的同時積極準備手術。
1.急救處理
保持呼吸道通暢,充分給氧。迅速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保證輸血輸液通暢,避免重要臟器的血流灌注不足。
在病情好轉、平穩的情況下,做必要的檢查,診斷明確后再做進一步治療計劃。休克嚴重者可在輸血、補液擴容的同時積極手術。
2.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的指征
(1)Ⅰ、Ⅱ級或Ⅲ級血腫(AAST分型)無活動出血,血腫不進行性擴大的患者。
(2)血流動力學穩定者,出血量不超過600ml。
(3)腹膜炎癥狀輕,患者神志清楚能配合體檢者。
(4)無腹內合并傷者。上述情況可在動態監測生命體征、血紅蛋白、腹圍的情況下,暫不手術治療。
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2周以上,鎮靜止痛,輸血補液,預防感染,正確使用止血藥物。抗生素的選擇以膽汁可能存在的細菌為依據。
止血藥物以促凝、抗纖溶藥物聯用,必要時聯用小血管收縮劑。腹脹患者可行胃腸減壓術,以促進胃腸功能恢復,使腹內積血易于吸收。部分患者可行選擇性肝動脈造影,查找出血灶后行栓塞治療,效果較好。
3.手術治療
當肝臟外傷患者有明顯的腹腔內出血、腹膜炎癥狀或伴有腹內臟器合并傷時均應在糾正休克的同時行剖腹探查術。
手術的基本原則
(1)止血;
(2)結扎膽管;
(3)清除壞死肝組織;
(4)引流;
(5)處理合并傷。
本期嘉賓介紹
男,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教授。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從師于肝病大師、國家級名老中醫關幼波教授,一直從事中醫結合治療內科肝病和傳染病的醫教研防工作。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臨床疾患頗有研究,尤其擅長對頑固性肝腹水、酒精性肝病、乙肝病毒變異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曾先后入選北京市委組織部十百千人才培養計劃、北京市125人才培養計劃等,主持承擔了國家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北京市等多項科研課題,以及國家“七五”、“八五”攻關課題,在國內核心雜志上共發表論文20余篇,主編和參編專著9部。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