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一道傳統的漢族藥膳。相傳始于唐朝。以精選之秋梨(或鴨梨、雪花梨)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祛痰、生津、潤肺藥物,如生地、葛根、蘿卜、麥冬、藕節、姜汁、貝母、蜂蜜等藥食同源之原材料精心熬制而成的藥膳飲品,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因熱燥傷津所致的肺熱煩渴、便干燥悶、勞傷肺陰、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癥。秋梨膏過去是宮廷內專用的藥品,直到清朝由御醫傳出宮廷,才在民間流傳。
又由于后來一直用北京郊區的秋梨調制,并在京城售賣,所以成為了北京傳統特產。
秋梨膏營養功效總述
秋梨膏潤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陰虛肺熱之咳嗽喘促、痰涎粘稠、胸膈滿悶、口燥咽干、煩躁聲啞。對肺熱久嗽傷陰者尤佳。
秋梨
味酸甜、性寒涼,能生津、止渴、潤肺、清心、利腸解毒。對熱病傷津所致的煩渴、胸中熱悶、肺燥干咯、大便秘燥等癥有較好治療作用。
臨床上常用秋梨與其它具有生津降火止咳、潤肺的藥物配伍,用以治療因燥熱傷津所引起的諸癥。秋梨膏是由秋梨與其它藥物共同熬制而成的,具有生津、降火、養陰、潤肺、止咳血等功能。
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因熱燥傷津所致的肺熱煩渴、便干燥悶、勞傷肺陰、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癥。秋梨膏炮制成后,色鮮如乳玉,故名“玉乳膏”。秋梨膏通常富含果糖、葡萄糖、蘋果酸、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鈣、磷、鐵、茯苓酶、貝母堿等,可調整血壓,促進食欲,潤肺止咳,清熱化痰,寧心安神,療效明顯。除胃虛寒與泄肚患者,婦孺老弱皆可飲用。
鴨梨
《本草綱目》把鴨梨的功能注定為:“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據我國藥典《本草從新》記載,梨,性甘寒微酸刀,具有“清心潤肺,利大小腸,止咳消痰,清喉降火,除煩解渴,潤燥消風, 醒酒解毒”等功效。民間也一直流傳著:梨“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梨對肺結核、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所出現的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等癥皆有療效。梨還具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的功效。患高血壓、心臟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經常吃些梨大有益處,并能 促進食欲,幫助消化。演唱人員經常食用煮好的熟梨,能增加口中的津液,起到保養嗓子的作用。
據《黃帝內經》記載:“秋冬養陰,陽消陰長”,人要在此時防燥護陰,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基礎,不應耗精而傷陰氣。肺主氣,司呼吸,肺合皮毛又與大腸相表里,秋燥襲來傷肺,“燥邪傷人”,“燥勝則干”,人可表現為口、唇、鼻、咽、舌一派“燥干”,大便秘結,皮膚 干甚至皸裂。
燥邪傷肺,輕則干咳少痰,痰粘難咳,重則痰中帶血。秋季養肺之道是——心平氣和 精神調養: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心平氣和是養肺的好辦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緒的變化表現顯現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穩,不僅增加肺的負擔,同時也會造成陽氣外泄,這與“秋收”恰恰相反。
專家指出,燥為秋季主氣,肺喜潤而惡燥,因此燥邪易傷肺。由于鼻乃肺之竅,咽、喉分別為肺之門戶及肺氣之通道,故秋天人的肺臟喜清潤而惡干燥,秋冬氣候干燥,空氣濕度較小,易傷肺。
正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故秋冬保健應以養肺為先。故食用秋梨飲用秋梨膏則恰好可以滋潤氣肺調節陰陽平衡,從而達到益壽延年之效果,同樣正因為秋梨膏的傳奇功效千百年來一直受到帝王將相達官顯貴的垂青,自清朝之宮廷震動方流入尋常百姓家,隨即亦受到百姓追捧成為廣為流傳的養生佳品。
本期嘉賓介紹
男,出生于1965年,碩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中共黨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院長,工作在急診臨床一線,是中國國內從事急診臨床一線時間長的醫生之一,并在這一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先后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6項,曾榮獲北京市抗擊非典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高校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第二屆全國百名杰出青年中醫、北京市首屆群眾喜愛的中青年名中醫等稱號。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