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50歲以后,人體各個臟腑器官都開始有不同程度的衰老。耳蝸基底膜、聽覺細胞和聽神經開始老化、萎縮。65~75歲的老年人中,耳聾發病率可高達60%左右。老人聽力下降不僅影響生活質量,對于性格也會造成影響。因而,預防以及減緩聽力下降成為老人保健的重要環節。
一、老人聽力下降原因
對于聽力下降,很多老人會感到迷惑:噪音損害、本身沒有耳部炎癥、外傷和藥物中毒等耳部疾病史,但為啥很早表現出聽力下降。實際上,這就需要考慮到渾身性疾病對聽力的影響。
要知道,慢性腎炎患者多伴有高血壓、水腫等,而高血壓是引起耳聾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以外,慢性腎炎病人常常使用利尿藥,如速尿,利尿酸等,病情嚴重者不得不使用點對聽力有損害的抗菌素,如鏈霉素、慶大霉素,這些藥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耳毒性。
除此以外,心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聽力下降的一個重要病因,經常是動脈硬化、冠心病、短暫性腦缺血的表現之一。有調查顯示老年耳聾中70%患有動脈粥樣硬化,耳聾輕重與動脈硬化程度呈正相關。
二、聽力下降老人變孤僻
我們知道,老人聽力下降后,整個生活質量都會降低。而除此以外,其對于性格也是有重大影響的。據美國《科學世界報道》網站報道,瑞典哥德堡大學的心理學研究人員發現:聽力受損會引起老年人的能力和自信心下降,其性格特征也會變得不如以前那么友好開朗了。
研究人員選取了400名年齡在80~98歲之間的老年人,對他們進行了為期6年的追蹤調查。這些老人每兩年接受一次生理、心理發展方向和某些人格特征方面的評估,包括外向性、友好開朗性和情緒穩定性。分析結果表明,即便在這段期間內情緒穩定性保持恒定的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變得不那么友好開朗了。
三、預防聽力下降做好五件事情
1、要避免藥物中毒。
2、要防止感冒,常常感冒造成耳咽管功能的障礙,就會造成聽力下降。
3、要盡可能地避免接觸噪音,特別是長時間的高音量的噪聲刺激,這是至關重要的。
4、要有規律的生活,不要長時間的睡眠不足、精神壓力過大、情緒波動不穩定,這些都可以造成聽力損傷。
5、不少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甲亢等等,這一類疾病也可以造成聽力下降,我們要積極地預防。
假使說一旦感覺到自己聽力有所下降,應該盡快地找耳科醫生去看,及時準確地查找這些造成聽力下降的原因,然后進行治療,進行干預,重新回到有聲世界,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本期嘉賓介紹
男,1994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臨床醫學專業,獲醫學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獲醫學碩士學位;后留學日本,2004年獲日本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醫學博士學位。從1994年畢業后一直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工作,歷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臨床工作,尤其在耳科學與聽力學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在耳顯微外科、聽力學方面,在遺傳性耳聾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結果。尤其擅長兒童耳聾的診斷與治療、中耳炎的診斷與治療,人工耳蝸聽覺植入手術等。2002年-2004年在日本自治醫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曾在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院進修學習。論文發表: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7篇,全部為耳科學方面論著,其中在《Molecular Therapy》(IF5.61)發表連續研究論文兩篇。近年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