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保護雙腳健康從選鞋開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雙腳健康,終生無憂。因此,保護我們的腳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障。
保護腳首首先就是為自己選擇一雙合適的鞋。怎樣為自己選擇合適的鞋呢?先要初步判斷一下自己的腳是健康,還是已存在一些異常,如是否有扁平足,高弓足,腳掌疼痛、腳繭厚、死皮多、長雞眼,錘狀趾,拇外翻,以及腳趾疼痛常見等問題。
如果雙腳沒有上述癥狀,好根據不同的活動方式來為自己選擇不同的鞋。即在城市內日常行走穿旅游鞋,去郊游或登山選徒步鞋或登山鞋,健身運動則需要選擇相應的運動鞋。
對于存在先天性腳異常或已出現足病癥狀的人來說,選擇鞋子時需要相應更加“挑剔”。除了要根據不同活動來選擇不同的鞋以外,從長期護腳和維持正常的下肢生理力學軸線考慮,在普通鞋不能適合自己雙腳特點的情況下,應該量身定做矯形鞋墊,依照自己的鞋墊去選擇鞋子。或者量身定做專門的鞋,以保證終生擁有一雙健康的腳。
很多女士因愛美或工作需要,經常長時間穿高跟鞋。不少人為了穿漂亮的鞋而在腳疼時常常選擇忍耐,長時間積累后會產生各種腳病。
因此更需要首先了解和學會自測自己的雙腳,預防和避免因選鞋不當對自己雙腳造成的傷害。建議選擇高跟鞋的鞋跟高度要低于6厘米。
如果已經出現了跖骨痛(腳掌痛),或穿高跟鞋后極易出現疲勞和不適現象,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為高跟鞋量身訂制專門的矯形鞋墊,做到“按腳適履”,以滿足既追求美又保障足踝健康的需求。
另外,如果腳上已經長了老繭、死皮、雞眼之類的腳病,建議大家常備一個電動修腳器,經常修修腳上的腳繭,既能讓雙腳保持嫩白好看,又能讓雙腳輕松自由,腳下生風。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男,1991年湖南醫科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從事四肢骨折、關節損傷和運動創傷的醫療工作。三次赴美國、歐洲(瑞士,奧地利)等國短期學習,在四肢復雜骨折的手術治療及髖關節人工假體置換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治療足踝部創傷及股骨頭骨折的病例;對新型踝關節人工假體置換及并發癥處理有一定認識。參與《骨折》等專著的編寫,在《中華骨科》,《中華外科》等雜志上發表多篇關于足踝骨折的論著。
選擇跑鞋有學問 下午選鞋健康
買跑鞋前應先了解自己的腳形,簡單的方法,就是將腳掌沾水,印在地磚上看看。常見腳形有三種,包括足弓現形、扁平足及高足弓。足弓現形為正常腳形,腳印的足內側離地與貼地部份,闊度比例約為二比一。這種腳形跑步時通常腳外側先著地,腳踝輕微向內翻,能有效自然吸震,卸去傳上足部的撞擊力,這類跑手穿上具一般穩定性的跑鞋已足夠。
選擇適合腳形的跑鞋
至于扁平足人士,即足印內側位置沒有凹陷,或少于二比一的比例。專家指,他們跑步時腳掌向內翻角度大,以致足內側著地,小腿內側會直接承受撞擊力,未能發揮卸力作用,故應選擇鞋內側有良好承托以控制足弓下降,鞋的后跟部份要較堅硬,以保護腳跟,避免腳掌過度內翻,并要有足夠緩震保護.不過,若有嚴重扁平足,應找足病治療師訂做特殊鞋墊.
高足弓則為足印凹陷大于二比一,貼地部份甚至斷成兩節。他們跑步時腳掌向外翻,足外側會先著地,因足弓欠彈性,足底筋膜不足以起緩震作用,故應選擇服貼及緩震度強的跑鞋。跑手亦可根據跑步的步態選擇跑鞋,若過度內旋,應選擇穩定性好,具有運動控制功能的跑鞋;若為足外旋,則應選柔軟性強,有減震功能跑鞋。
專家表示,跑步時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關系,每跑一步,腳部承受的垂直壓力達自己體重的兩至三倍,若小腿肌肉力量夠強,可發揮足夠的避震作用,但若小腿肌力不足或賽程太長令肌肉疲勞,跑鞋的保護作用便變得重要。
同時專家指出,買鞋好選在下午或晚上,這段時間腳會稍為脹大,試鞋時可穿上平時訓練用的襪子,大小尺碼更準確.另外,不應穿著跑鞋逛街或進行其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