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過敏性鼻炎的檢查方法
一、鼻內鏡下檢查
過敏性鼻炎患者就診后可檢查見鼻粘膜蒼白、淡白、灰白或淡紫色,鼻甲水腫,中鼻道及鼻腔底可見清涕或粘涕。
如合并感染,則粘膜充血,雙側下鼻甲暗紅,分泌物呈粘膿性或膿性。病史長、癥狀反復發作者,可見中鼻中息肉樣變或下鼻甲肥大。約30%患者合并有變應性哮喘,部分病人可以發現鼻息肉,花粉癥患者在發作期可伴有結膜充血。
二、過敏源檢查
抽血化驗和皮膚點刺,些種方法較痛苦和出結果時間過長,目前先進的檢測方法是德國百康過敏原檢測儀,該方法對過敏原檢測精確無痛,無需血液檢查,皮膚試驗,測定電極可以單獨確定500種過敏原,如食品(谷,魚,肉,水果),吸入(模具,螨),和添加劑(防腐劑,調味劑),接觸(殺蟲劑,重金屬,工業毒素,等等),花粉(草,灌木,樹木,等等)。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方法前神經阻斷術
前神經阻斷術是目前國際上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先進方案:在內窺鏡直視下,用低溫等離子選擇性切斷篩前神經及翼管神經,以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改善鼻腔通氣功能,治療小息肉而達到消除其發作的目的。
隨著術后一周假膜的脫落,原病變黏膜產生新的修復,健康的新生黏膜具有正常的防御和屏障功能。
經臨床實踐證明手術有效率高達95%以上。該手術風險小、復發率低,而且治療時間短,十幾分鐘就能達到治療目的。
本期嘉賓介紹
男,留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呼吸系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癥、呼吸內鏡及介入診治技術、間質性肺疾病、哮喘等方面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熟練地掌握呼吸專業特別是上述領域的理論知識、新進展、新技術和臨床診療工作。在國內外發表文章60余篇,其中SCI文章7篇。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壹等獎一項。
1983—1988年就讀于武漢大學醫學院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1988年7月畢業分配到首都醫科大學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工作;1992-1995年就讀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1999-2002年留學于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從師于世界知名的呼吸病專家、歐洲呼吸病雜志前總編Costabel教授,并獲醫學博士學位。
兼任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常委、衛生部呼吸內鏡培訓基地主任、內鏡醫師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感染專業組成員、衛生部應急專家組成員、衛生部和北京市專科醫師培訓基地考核專家組成員、北京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北京醫學會對外聯絡部專家組成員。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審稿、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審稿、國際呼吸雜志審稿;中國醫刊雜志編委。
2003年因在抗擊“非典”中表現突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首都“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等光榮稱號。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