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腹主動脈瘤的檢查
在直徑較大的腹主動脈瘤患者,其血液的實驗室檢查常出現消耗性凝血的改變。這是由于動脈瘤局部血管腔的擴張、不平整造成血液的湍流,增加了對血管內皮細胞的剪切力,導致局部持續的纖維蛋白和(或)血小板沉積,并繼發纖溶亢進。因而術前有必要進行血小板計數,凝血因子及纖維蛋白原等指標的檢查。對于纖維蛋白原在200mg/dl以下,血小板在150000/mm3以下者應先進行抗凝治療,否則由于消耗性凝血因子的減少,易引起術后DIC及多系統臟器衰竭。
1.腹部平片
腹部正側位片有67%~75%患者腹主動脈壁可有鈣化影,并且有2/3的病人可通過其鈣化的影像來粗略的判斷動脈瘤的大小,但陰性的病例也不能否定腹主動脈瘤的存在。
2.超聲檢查
(1)二維超聲:①夾層動脈瘤聲像特點:縱斷面顯示腹主動脈外徑較正常增寬,呈雙腔(多數情況下假腔寬于真腔);橫斷面顯示呈雙環狀,內環為細而弱的內膜回專用,隨血管搏動而擺動。有時可見內膜中斷。②假性動脈瘤聲像特點:在腹主動脈旁可見搏動性腫物、邊界清晰,其內為無回聲區,無明確囊壁回聲,該無回聲區與腹主動脈之間有通道;而腹主動脈壁和管腔內無明顯異常,瘤體僅以破口與腹主動脈相通 。
(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①夾層動脈瘤聲像特點:真腔內的血流類似正常動脈血流,血流因剝離腔的影響而變窄。假腔內血流不規則,如假腔內血液速度太低血栓形成時則探不到血流信號,但是如有再破裂口時,可見到血液信號。②假性動脈瘤聲像特點:可較清晰顯示瘤體與腹主動脈相通的通道。如通道細窄,其內可見單色或鑲嵌色血流信號,而瘤體內血流回聲呈“云霧”狀移動。如有血栓存在,則可在瘤體的邊緣出現不規則低回聲。
(3)頻譜多普勒:①夾層動脈瘤聲像特點:真腔內的血液頻譜與正常動脈相似,假腔內的血流頻譜呈低速紊亂頻譜。利用彩色、頻譜多普勒還能確定腹主動脈分支動脈(腎動脈、腸系膜上動脈)的血液是來自真腔還是假腔。②假性動脈瘤聲像特點:瘤體內或與瘤體相連的通道內均可測及動脈血流頻譜;于破口處可獲得高速高阻血流頻譜,血流頻譜呈雙相(往復征);瘤腔內渦流。
3.螺旋CT血管成像(SCTA) 應用高速螺旋CT進行3~5mm層厚的斷層掃描,再經過三維重建,可以得到動脈的立體圖像。SCTA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瘤顯影,是血管腔內治療術前評估的依據。CT掃描對診斷腹主動脈瘤有肯定價值,能發現很小的腹主動脈瘤,能發現主動脈壁的鈣化和瘤內血栓,還能發現動脈瘤破裂形成的腹膜后血腫。CT對髂動脈瘤的診斷亦很敏感。而SCTA則能立體顯示動脈瘤及其遠近端動脈的形態,特別是能明確動脈瘤與腎動脈的關系。
4.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 MRA是一種利用MR的流動效應來顯示血管的新技術。可以在橫斷面、冠狀面或矢狀面上采集一系列連續薄層的斷面圖像資料,然后進行后處理重建,常見的重建方式為大信號強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簡稱MIP)。重建的血管圖像不僅類似于常規血管造影圖,并可進行三維(3D)顯示,即顯示任意角度的血管投影圖像。適合于檢查與成像平面相垂直的血管,可廣泛用于頭頸部、胸腹主動脈及四肢血管檢查。
在給病人做MRA檢查時,可根據需要設置不同的空間預飽和帶,以抑制靜脈顯示動脈或抑制動脈而顯示靜脈等。對于腹主動脈瘤病人,由于瘤體內常含附壁血栓,MRA僅顯示有血液流動的管腔,而不能反映其瘤體的真實大小,故需要加做橫截面自旋回波法以顯示瘤體及腔內附壁血栓。目前,一般的MRA技術顯示血管可不必用注射順磁質造影劑(Gg-DTPA)即可使血管顯像。近年來也有不少文獻報道MRA與順磁質造影劑聯合使用可增強血管內信號,提高圖像質量。
5.血管造影術
在上述3種檢查不能做出腹主動脈的診斷或不能明確動脈瘤與腎動脈和各內臟動脈的關系時,應做常規腹主動脈造影或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動脈造影無疑可提供腹主動脈直接的影像,動脈瘤的血管造影表現是動脈的膨出。這種膨出可以是長段的和均勻的。絕大多數動脈瘤呈梭形,也有囊形的,可單發,也有多發。血管造影的缺點是瘤體內有血凝塊時不能正確顯示瘤腔的實際大小。
本期嘉賓介紹
女,主任醫師,教授,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介入放射診療中心主任,康復醫學科主任。世界知名神經外科專家,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執行所長。亞太地區介入神經放射與治療聯合會終身榮譽主席,世界介入神經放射聯合會高級會員,世界介入神經放射學聯合會執委會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席,亞洲青年神經外科醫師協會副主席,亞洲女神經外科醫師協會副主席。以成功診斷和治療鳳凰衛視女主播劉海若而被廣大患者所認識。她是我國第一個介入神經放射技術的開拓者之一,主要研究方向腦脊髓的血管病的診斷和多種方法治療。在她的帶領下,我國的神經介入醫學迅速居于國際先進水平,尤其對脊髓血管畸形的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許多重大成就已引起國內外醫學界廣泛重視,多項成果被國際醫學界推廣應用。她在學術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公認,多次在世界神經外科大會和神經介入放射學大會上作專題報告,并應邀到法、美、德、日等國講學,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主編和參編著作十多部。她主編的《介入神經放射學》、《介入神經放射影像學》等,成為目前該專業僅有的著作,其中《介入神經放射影像學》用中英兩種文字撰寫,在世界15個國家和地區發行。擅長脊髓血管病的外科及介入治療、腦腫瘤的外科治療、脊髓腫瘤的外科治療、腦血管病的外科及介入治療。
20年來,共完成脊髓腫瘤、 腦血管瘤、腦血管畸形等介入放射和顯微神經外科手術5000多例。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