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男,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畢業后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完成5年住院醫師培訓,5年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專科訓練。
1994年開始進行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的評價和治療的研究,1995年開展超選擇性動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1998年開展頸動脈支架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
2000年留學美國,系統學習神經系統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2007年回國晉升為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本人目前為國家重點學科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衛生部腦卒中篩查基地辦公室副主任。
缺血性腦卒中重要危險因素
對缺血性卒中防治至關重要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中,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是為重要、為常見的病因,往往發病很急,但疾病產生的過程卻是長期的,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容忽視。
人體膽固醇有好壞之分,“好膽固醇”是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心腦血管有保護作用。“壞膽固醇”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LDL-C),“壞膽固醇”升高,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缺血性卒中和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病危險性就會增加。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具體說來,就是當血液中壞膽固醇不斷增多,就會在血管上沉積,繼而形成斑塊。斑塊逐漸增多增大,堵塞血管,使血流受阻。一旦斑塊突然破裂,就會形成血栓,血流被中斷。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腦部,就會出現腦血管的阻塞和出血,也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即人們常說的腦梗死。因此,可以說,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發病的元兇。控制膽固醇,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對缺血性卒中的防治至關重要。
極高危人群、高危人群
要對膽固醇水平心中有數
缺血性卒中是非常危險的疾病,往往發病很急,即便及時搶救也可能造成死亡或可能造成大腦卒中發病部位對應的肢體殘疾。因此,如何積極預防缺血性卒中的發生就尤為重要。
目前,我國缺血性卒中的預防工作,關鍵是針對兩類情況。
第一類情況是針對那些已經發生了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如何防止其“二進宮”(即復發),因為卒中疾病非常兇險,而且在發生之后有很高的復發風險,每復發一次,即加重一次。根據血管風險危險分層,已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屬于“極高危人群”,建議將LDL-C目標值控制在1.8mmol/L以下。
第二類情況是針對那些未發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需要根據血管風險危險分層評估來確定自己的心腦血管危險程度。具體可以稱為以下兩種情況。
(1)雖沒有發生缺血性卒中,但是患有急性冠脈綜合征、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則屬于極高危人群,建議將LDL-C目標值控制在2.07mmol/L(80mg/dL)以下。
(2)雖沒有發生缺血性卒中,但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疾病(1-4期)的患者屬于高危人群,應該將壞膽固醇控制在2.59mmol/L(100mg/dL)以下。
以上這兩大類人群都要明確自己的膽固醇的控制水平,必須要控制在合適范圍,如沒有達到血脂治療目標,其腦卒中發病幾率將大大增加。
膽固醇的管理對我國卒中發病的預防尤為重要。大量醫學研究證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