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的中老年人人群中,有冠心病的人很多,這種心臟方面的疾病對我們的身體危害很大,也引發了很多猝死的病例。那么冠心病具體都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就讓我們的甄文俊專家來講講冠心病的危害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冠心病的危害
有一些調查發現,心臟疾病猝死的人非常的多,冠心病也是其中的一種。
他們往往認為自己身體很好,忽視體檢,甚至有不舒服癥狀也不就醫,想“扛過去”。這樣一旦發病,由于毫無準備,更易發生猝死。心血管科專家提醒,心血管疾病越來越趨向于年輕化,中青年應引起重視。除了定期體檢外,若出現胸悶、胸痛,應馬上急診。
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首因
在猝死的人中,大部分是心源性猝死,即心臟疾病引起的猝死,占80%-90%。在心源性猝死中,冠心病為病因的又占了80%-90%。以往,冠心病多發于60歲以上人群,現在冠心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四五十歲的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李榮所接診的年輕的心梗病人年僅25歲。
現在的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健康,所以很容易給自己招來一些疾病,長期熬夜對心臟是很不好的。
從養生角度來說,晚上11時到凌晨四五點鐘,是保證肝臟代謝血流的時間。熬夜時,心腦血管的生物鐘也會被打亂,導致體內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血黏稠度增加。
長期“黑白顛倒”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會比正常人增加一倍。此外,三四十歲的人常在外面應酬,餐館里的菜多用“高油、高鹽、高糖”和“濃油赤醬”炮制出來,導致血管里的脂肪越來越多,容易發生動脈硬化,終會將血管堵塞。應酬中又少不了抽煙、喝酒。每天吸煙20支以上,冠心病風險會增加2-3倍。還有研究發現,熬夜時吸煙,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加重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
許多中青年人具有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但他們大多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單位體檢也不參加,身體出現不舒服的“報警信號”也不以為然,認為休息一下就能“扛過去”了。等到真的突發心肌梗死時,就會劇烈胸痛、大汗淋漓、全身無力甚至有瀕死感,身邊若沒有旁人,自己想打“120”急救的機會都沒有,往往發生院外猝死。
好是一年做一次體檢,可以做心臟、血糖、血壓等方面的檢查。
好進行冠心病危險因素的評估,如果你有高危因素,好進行相應的生活調節或遵醫囑治療。
病毒性心肌炎專攻擊年輕人
年輕人的心源性猝死中,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重癥心肌炎也占了一部分。在感冒高發季節,心肌炎的發病率也會明顯上升,20歲左右的年輕人更易中招。
據介紹,病毒性感冒與病毒性心肌炎的關系密不可分,引起感冒的許多病毒同樣會引起心肌炎。這些病毒本身會攻擊人體的上呼吸道,也會攻擊心肌細胞,對心肌細胞造成損害。
此外,這些病毒進入體內后,還會激發人體的免疫系統進行回應,它在殺毒的同時,會因為免疫變態反應及免疫產物誤傷了正常的人體細胞和組織,如果誤傷的是心肌細胞,就易引發心肌炎。年輕人免疫力強,這種免疫反應更猛烈,出現心肌炎的概率反而越大。
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癥狀不明顯,部分患者在發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腸道感染癥狀,如發熱、咳嗽、惡心、嘔吐、腹瀉、全身不適等,繼而才出現心臟受累表現,如心悸、氣短、胸悶、心前區隱痛等,重癥者可有呼吸急促、煩躁不安甚至暈厥等表現。
專家建議:心肌炎早期很難與感冒區分開,所以感冒時間長,就不能拖著不理,或自己買點感冒藥吃,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出現胸悶、氣短、心悸等癥狀時,更不可忽視。
醫生會通過檢查心電圖、心臟B超以及心肌損害標志物(如肌鈣蛋白、肌酸激酶等),了解患者是否得了心肌炎。有條件者可做病毒分離或抗體測定。如果有感冒前驅癥狀,又出現心律失常、心肌損害標志物異常,則可以確診是心肌炎。一旦確診為心肌炎,應積極治療,以免引起重癥心肌炎甚至猝死。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甄文俊
男,主任醫師,現任我院心胸外科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常委;《中華老年醫學雜志》、《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中華臨床醫藥雜志》、《中國醫刊》、《北京醫學》等專業刊物編委。國際心胸外科醫師協會會員。國內多家省、市級醫院客座教授。
1982年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醫學院醫學專業。1985-1986年進入美國加州羅馬林達大學醫學中心博士后訓練項目研修,獲博士后訓練證書。1997-1998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澳大利亞查爾斯王子醫院進修心血管外科。
甄文俊醫師自1982年開始在北京醫院工作,至今己有近20余年的歷程。以他作為學術帶頭人的心胸外科是我院的重點學科,在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大血管疾病、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等疾病手術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高齡老年人的心胸外科手術及圍手術期處理有很高的水平。
甄文俊醫師在國內較早開展了自體動脈材料冠狀動脈搭橋術,及非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術,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并在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這兩項技術分獲北京醫院1998年度和1999年度兩個新技術一等獎。心臟不停跳、不用體外循環下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避免了體外循環對人體的損害作用,患者恢復快,大大減少和避免了輸血,老年患者采用此法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更有其優越性。近期開展的內窺鏡獲取搭橋血管技術,更減少了創傷。
在臨床工作的同時,甄文俊醫師還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作為課題負責人或主要完成者獲得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局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發表《老年人開胸手術安全性評價》、《自體橈動脈和內乳動脈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中的應用》、《非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學術論文40余篇。參加了《中國老年醫學》、《普胸外科基礎》、《實用老年醫學小百科》、《現代老年病診療手冊》、《臨床急癥診斷治療學》等著作的編寫。
診療范圍:冠脈搭橋治療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血管疾病等的手術矯治,食管、肺、縱隔腫瘤等的手術治療及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