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有什么癥狀
1、酒精肝肝炎
這一般是肝炎患者發病前大量飲酒造成的,常見的癥狀有食欲不振、厭油膩、腹痛、腹瀉等。
2、酒精性肝硬化
患者有體重減輕、腹痛、乏力、發燒、出血、黃疸等癥狀。
有的患者也可能出現蜘蛛痣(蜘蛛痣也稱蜘蛛狀毛細血管擴張癥或動脈性蜘蛛痣,形態似蜘蛛,痣體旁有放射狀排列的毛細血管擴張)、肝掌等,轉氨酶等多種肝功能指標嚴重異常。
3、酒精性肝纖維化
是酒精肝惡化的一種結果,如果不去治療,還有可能發展為酒精性肝硬化。
4、酒精性脂肪肝
大部分是脂肪肝患者飲酒造成的,常見的癥狀有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脹、倦怠等,一些患者還會有肥胖癥狀,因此需要注意了解脂肪肝的食療方法,避免病情惡化。
酒精肝體征
以黃疸、肝腫大和壓痛為特點,少數有脾臟腫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腫、蜘蛛痣等。
有肝功能不全時腹水明顯,有的出現神經精神癥狀。 Lischner報告中的169例中,肝腫大81%、黃疸77%、腹水59%、發熱56%,營養不良55%、上消化道出血22%、食管靜脈曲張12%、精神癥狀10%。
至于病理改變的輕、中、重程度與臨床的關系,本組24例從實驗室檢查項目包括ALT、AST、ALP、GGT值上升(輕度酒精性肝炎為 43%-72%;中度60%-80%;重度100%上升),和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臨床征象:乏力、肝區痛、性功能減退、陽痿、肝腫大(輕度酒精性肝炎有 36%-71%肝腫大、中度2/3肝腫大、重度全部肝腫大)也可供參考。
酒精肝患者前期有明顯體重減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全身倦怠乏力,發熱,腹痛及腹瀉,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癥狀。體征有黃疸,肝腫大和壓痛,同時有脾腫大,面色發灰,腹水浮腫及蜘蛛痣,食管靜脈曲張。
早期酒精肝的癥狀
1、雖然早期酒精肝的表現癥狀并不明顯
但是只要細心留意還是會發現的。
酒精肝患者前期有明顯體重減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全身倦怠乏力,發熱,腹痛及腹瀉,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癥狀。
體征有黃疸,肝腫大和壓痛,同時有脾腫大,面色發灰,腹水浮腫及蜘蛛痣,食管靜脈曲張。
2、酒精肝患者除了查體時意外發現外
多數是因為急性發作而自主就診,急性發病前往往短期內曾大量飲酒,臨床表現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癥狀外,還有發熱、腹痛、腹瀉等,且有明顯的體重減輕。
患者可出現貧血和中性粒細胞增多、轉氨酶升高、血清膽紅素增高等表現。
3、酒精性肝病病因
多因消化道出血、電解質與酸堿紊亂、繼發感染等因素與疾病本身錯綜復雜的機制導致。
在發生肝昏迷(肝昏迷是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的綜合病征,以意識障礙和昏迷為主要表現。
如果搶救不當或不及時,死亡率極高,對于酒精肝病人應該從預防以上誘發因素入手,同時積極治療早期酒精肝。
4、少數酒精肝早期癥狀
還有黃疸,水腫,維生素缺乏,檢查出來的結果一般都是肝大,觸診柔軟,光滑邊鈍,有彈性感或壓痛,脾臟增大較少,由于肝細胞腫脹和中央靜脈周圍硬化或靜脈栓塞,可造成門靜脈高壓表現有腹水發生,但無硬化。
5、腹水與感染
酒精肝并發癥因電解質、滲透壓、營養等因素導致出現大量腹水,類似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腹水,因此導致惡性循環容易出現電解質紊亂或者危機整個系統導致死亡。同時由于酒精肝病程中營養和各種并發癥因素,致使免疫力低下極易感染,特別是肺部感染和細菌性自發性腹膜炎。肺炎的發生率高于人群中3-4倍,且為重要致死原因之一,故對其防治應于重視。
6、上消化道出血
酒精性肝病引起的門脈高壓癥,多發生上消化道出血,還可能由于急性胃糜爛、潰瘍病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EVB),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和應對,會出現休克等情況危機生命,死亡的幾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