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當生病時候老人常說發物不能吃,即使在健康的狀態下吃了發物也會出現疾病。那么老人的口中所說的發物是什么呢?難道真的如老人所講的一般,發物會加重或誘發疾病的出現?下面小編和大家一同來了解發物是什么以及發物對人體的影響有哪些?
什么是發物?
所謂的發物指的是一些富有營養但容易引發或加重疾病的食物,傳統一直認為病人不宜吃發物,或者是不同病人要忌口不同的發物。
發物致病原因
首先,發物中含有的激素類物質,容易引起人體的代謝紊亂,繼而導致身體出現疾病。如常見的癲癇便容易因此而發作。
其次,食物中所還有的異體蛋白,導致疾病的發作。如魚蝦便會容易引起蕁麻疹、濕疹、皮炎、牛皮癬等。其實這也屬于一種過敏現象。
再有,一些食物具有刺激性,溫熱作用,容易導致一些疾病的加重或擴散,如經常是用辛辣食物便容易加重皮膚病,以及導致炎癥不易愈合。
發物也分類
食物也分為四性五味,不同性味的食物對于人體的影響也不同。
容易發熱的食物,辣椒、胡椒、狗肉、生姜與羊肉等,這一類食物性味燥熱,容易加重上火現象,并且炎癥不易痊愈。
發容導致濕熱的食物,如糯米與飴糖,濕熱常常導致喉嚨有痰、大便溏稀、臉色易除痘,白帶多且黃等現象,此時越是食用濕熱食物越易加重不適。
容易發冷的食物,性味寒涼的食物容易加重體寒不適現象,如常見的西瓜、苦瓜、梨子等食物,便是腹瀉、拉肚子、脾胃虛弱人群的發物。
除此之外,還有滯氣食物,發風食物等,并且在坊間老人還將香菜、芋頭等看作是發物。那么發物的是否真的對人體有如此多的影響呢?
發物的影響并不可全信
老人雖說很多發物不能吃,但是也不可全信,發物只是針對不同的疾病或體質稱之為發物,但是并非所有人或所有體質都不宜食用這些發物。
就身體有傷口而言,不宜食用辛辣、油膩的食物,但是清淡的魚肉、蔬菜、菌類等食物還是可以食用的,并且當人體患病時候需要更多營養物質塑造人體的免疫系統,提高抗病能力,弱疾期間只是一味的忌嘴,反而容易導致的營養失衡而出現亞健康現象。
所以,發物不可一概而論,要根據自身的體質、病情來選擇食物,避免營養失衡。那么疾病期間有什么飲食注意事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