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食品(薯片、爆米花、蝦條)
膨化食品以淀粉為主料,在高溫高壓膨化處理后,噴上油脂及各種調味品。專家介紹,人造膨化食品一般都會使用膨化劑,而膨化劑中會含有大量的鉛和鋁,對神經系統造成傷害。
人體攝入鋁后僅有10%-15%能排泄到體外,大部分會在體內蓄積,長期攝入主要會損害大腦功能,嚴重者可能發生癡呆。兒童食用過多膨化食品,可導致孩子發育遲緩、骨軟化癥等,甚至會損害兒童的神經系統。
味精
味精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在人體內可分解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味精攝入過多,可能會導致人體中各種神經功能處于抑制狀態,出現眩暈、頭痛、肌肉痙攣等中毒癥狀。因此每道菜中添加的味精不應超過0.5毫克。
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在超過120℃時,容易轉變成可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因此,使用味精時要延緩放入的時間。炒素菜時,關火十秒鐘以后放味精;做葷菜時,關火兩分鐘以后放味精,這樣更安全。可適當減少味精的使用量,使用其替代品做飯,對健康較為有利。
罐裝番茄醬
罐子里襯中的樹脂含有雙酚,這是一種會引起從生殖疾病到心臟病、糖尿病和肥胖一系列病癥的合成雌性激素。研究發現,大多數人體內的雙酚水平都超量,從而會抑制精子生長或損害染色體。每升的罐裝番茄中就會有50微克的多酚,足以影響人們的健康,尤其是年輕人。罐裝番茄醬是很不好的養生食品。
燒烤
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烤乳豬、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強致癌物不宜多吃。高溫油炸的烹飪方式不僅會破壞食物原有的營養,而且會讓食物產生苯并芘等化學致癌物。
油炸食品
食品煎炸過焦后,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油煎餅、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條等,因多數是使用重復多次的油,高溫下會產生致癌物。
勾兌飲料、果汁、果味飲料
“果汁≠果汁飲料”,果汁中的原果汁含量高達50%以上,而果汁飲料只有10%到20%左右,剩下的主體成分是水和糖。
市面上還有一些“果味飲料”,其中的原果汁含量更低,有的甚至一滴果汁成分都沒有,純屬于食品添加劑勾兌出來的帶有果味的飲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