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逛小吃街的時候,總是會被里面的香味所吸引,但是這些小吃真的能吃嗎?吃這些東西需要注意什么飲食禁忌嗎?究竟夏天飲食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夏天飲食注意事項,讓大家知道街邊小吃究竟該不該吃。
其實很多時候,人們心里也清楚,有些小吃是不能經常吃的,真的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但是就是忍不住去吃。那么究竟哪些街邊小吃不能多吃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哪些街邊小吃不能多吃
1、烤魷魚
在大街小巷,有很多生意火爆的烤魷魚攤點,兩三元一串的低價吸引了不少顧客。然而,這些看似價廉物美、油光發亮的烤魷魚,很多卻經過了“堿水”處理,危害人體健康。
2、麻辣燙
麻辣燙也叫串串香,是一種四川特色小吃。因為無可不燙,無味不有,什么都可以燙而大受各地人事喜愛。放入的材料什么都有,蔬菜、辣椒、花椒、肉、魚、豆制品等。后來麻辣燙流傳至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因為不衛生的關系引發各種疾病造成一些潛在危害,和油炸品一樣麻辣燙中含有致癌物質。
3、油條
雖然很多人都喜歡早餐吃豆漿油條,但是油條確實是不衛生的,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油條在制作過程中,要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劑(泡打粉)明礬、蘇打。明礬是一種鋁鹽(硫酸鋁鉀的水合物),它作為膨松劑加入制作油條的面團中后,使油條中鋁元素含量提高了。經測定,每百克油條的鋁含量約50-55毫克,而人體允許每日鋁攝入量是:每公斤體重不超過0、7毫克鋁,一個50公斤體重的人,每日的鋁攝入量不應超過35毫克,即一個人每天吃上3根油條,就有鋁攝入量超標的危險。如果長期攝入嚴重過量的鋁,可致使人的思維、記憶能力的衰退,尤其是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或幼兒佝僂病、軟骨病患者,均有致使加重病情趨勢的危險。
4、海鮮排擋
甲醛無色但有刺激性氣味,它具有防腐和消毒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的繁殖。用甲醛的水溶液來浸泡水發產品,可以使水發產品膨脹后定型,并保持一定的水分。不法商販一般用甲醛來浸泡魷魚、海參、蝦、鴨掌、海蜇、百葉等產品,看起來顏色鮮亮、很新鮮,還不容易腐爛,摸起來也很硬實。但是,甲醛會刺激人的呼吸道、眼睛、胃腸道,使人出現頭暈、頭疼、視線模糊、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或是胃腸道有燒灼感、嘔吐等。另外,長期攝入甲醛還可能傷害人的神經系統,并可能致癌。因此,購買水產品除了要盡量買活的,還要一看二聞三摸,顏色太鮮亮的、聞起來有異味的、摸起來很硬實的、不柔軟、彈性差的,好不要購買。
5、毛雞蛋
毛雞蛋就是死胎蛋,也就是在孵化過程中沒有孵化成小雞的雞蛋。毛雞蛋存在衛生隱患據衛生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日常生活中可供人食用的死胎蛋并不多,大部分毛雞蛋都帶有病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等病菌,尤其是沙門氏菌的含量極高,一般的食物中毒有80%左右都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除了沙門氏菌外,毛雞蛋還可能攜帶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毛雞蛋之所以有大量病菌,與雞的生理結構有關,雞的生殖系統、尿道、肛門、泄殖腔都在一個地方,這樣受精蛋在受精的過程中就極易受到排泄物里病菌的感染,一旦感染就會出現死胎蛋。有些毛雞蛋胚胎停止發育后如果再放一段時間,里面的蛋白質分解后還可產生多種有毒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