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包括:魚、蛤、牡蠣、貽貝等海鮮,瘦牛肉、瘦豬肉、雞肉及強化谷物等。
長期吃素不吃葷的壞處
微量元素缺乏癥
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鋅、鈣、鐵等主要來自肉食。鋅主要來源于動物性食物,飲食中80%的鈣來自奶類,80%的鐵來自肉類和蛋類。
素食中鋅、鈣、鐵含量少,其中含有較多的草酸,會阻礙鋅、鈣和鐵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長期食素者容易發生因缺乏微量元素而引起的一些疾病。
易患結石
素食中植物纖維的成分較多,可使膽酸的吸收率降低,膽鹽濃度也降低。
素食者往往維生素A、維生素E的攝入不足,這兩種維生素缺乏,使膽囊上皮細胞容易脫落,從而導致膽固醇沉積形成結石。
維生素缺乏癥
長期食素者容易發生因缺乏維生素而引起的一些疾病。
缺乏維生素A易患夜盲癥和呼吸道感染。
缺乏維生素D易患小兒佝僂病和骨質疏松癥。
缺乏維生素E會引起溶血性貧血、脂溢性皮炎和氨基酸代謝障礙、免疫力下降。
缺乏維生素K則易引起各種自發性出血。
蛋白質攝入不足
長期缺乏蛋白質對機體的抗病能力影響極大,會使人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比例失衡,因而造成貧血、消瘦、消化不良、記憶力下降等。
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長期素食會導致低膽固醇血癥。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也是人體細胞膜、性激素、皮質醇等的物質基礎,對白細胞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老年婦女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低時,死亡率會增加4倍,低膽固醇易致腦出血性中風,這是因為缺乏膽固醇者血管的脆性明顯增高,容易破裂出血,特別是在有高血壓的情況下。
增加抑郁癥的發病率
國外醫學研究表明,長期素食或葷素搭配不合理的老人,由于血清膽固醇含量低下,出現抑郁癥的相對危險性較大。
低膽固醇可使腦內血清素再攝取速度加快,血清素有明顯的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因此低膽固醇血癥直接導致或加速老年抑郁癥的發生。
飲食要合理搭配
配制合理的飲食就是要選擇多樣化的食物,使所含營養素齊全,比例適當,以滿足人體需要。
1.粗糧、細糧要搭配
粗細糧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風味,有助于各種營養成分的互補,還能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和利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