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發霉蛋
有些雞蛋因為在保存的時候沾到了些微的水分,這些附著在蛋殼表面的水分就會將雞蛋表面的保護膜洗掉,從而大大降低了其防御外界細菌侵襲的能力,導致雞蛋發霉。其主要的特征就是蛋殼上能夠見到黑色的斑點,這種發霉的雞蛋如果被馬虎大意的人們買回家中食用,無疑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威脅。
四、 臭雞蛋
當外界的細菌在雞蛋內部大肆破壞時,就會讓新鮮的雞蛋發生變質反應。這種反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有明顯特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原本蘊含在雞蛋清中的殺毒物質不斷的消亡,各種微生物會逐漸進入雞蛋內部生長繁殖,其營養也會源源不斷的流失,后導致雞蛋內的成分完全被破壞崩解,散發出臭氣。
現在不少人喜歡吃臭雞蛋,雖然臭雞蛋經過加熱后可以將一部分氣體揮發掉,使得它的臭味減輕,顏色變淺。但是這種簡單的手段并不能消除大部分的腐敗物質,這些物質包括霉菌毒素、硝酸鹽、色素等,都有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所以說臭蛋還是少吃為妙。
五、 散黃蛋
散黃蛋也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有問題的雞蛋,這種雞蛋主要因為蛋黃不成形狀而得名,其蛋液稀且渾濁。它的蛋黃膜已經遭到破壞,所以細菌會通過蛋殼上的氣口直接侵入雞蛋內,將蛋白質的結構打散。但是這種雞蛋也不是都不能吃,如果經過觀察發現其散黃的現象并不嚴重,而且異味也沒有多少,那么可以用高溫蒸煮的處理方法來進行消毒,但是如果蛋白質已經變性,那么就不可以再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