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疲勞
這里說的疲勞并不是我們平時感覺到身體有些累,而是一種病癥,身體經常會感覺到疲勞乏力,昏昏欲睡,實際上這就是疲勞癥,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疾病,而造成疲勞癥的一大主因正是吃太飽導致的。
當我們吃完飯后,胃要負責消化食物,而為了提高胃的消化能力,大腦的血液就會涌向胃部,造成大腦缺少血液,出現缺氧現象,所以我們吃完飯后會出現犯困乏力,實際上就是因為大腦供血不足導致的,只要吃得不多,胃中食物消化掉了,大腦的血液就會回歸正常。
但是如果經常吃太飽的話,給腸胃消化帶來負擔,那么大腦的血液將會大量涌向腸胃,而腸胃消化時間的延長,導致大腦缺血的時間也變長,大腦如果長時間貧血的話,就會加速大腦的衰老,人也就會經常出現這樣的疲勞,對身體健康大為不利。
而大腦這樣的衰老對我們的思維和記憶能力都會造成傷害,甚至還會導致老年癡呆癥,日本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過30%的老年癡呆患者都是有經常吃太飽的習慣。
吃飯吃到多少為好
既然吃太飽對人體有這么大的傷害,那么我們吃飯的時候究竟該吃多少呢?
實際上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提倡吃飯要吃到七分飽,這是因為七分飽即不會讓人覺得餓,又不至于吃太飽那么難受,而七分飽就可以讓身體大化地吸收營養又不會營養過剩造成肥胖,所以我們吃飯遵循一個七分飽原則是好的。
既然吃飯要吃到七分飽,那么問題來了,七分飽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并不知道這個七分飽是多少,而小編告訴你七分飽到底是多少。
其實吃飯吃到七分飽應該是這樣的感覺,就是感覺到胃里面還沒有覺得滿,并不是太飽,但是對食物的熱情已經有所下降,主動進食速度也明顯變慢。平時會習慣性地還想多吃一點,但如果讓你不吃了,你也無所謂。
當我們吃飯吃到這種感覺的時候,相信你就已經做到七分飽了,各位在吃飯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下看看小編說的有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