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健康營養飲食菜譜
秋季養生食譜的飲食總原則: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減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蔥、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澀的水果、蔬菜。秋季的養生準則與春夏兩季截然不同,是以養人體陰氣為本。飲食以滋陰潤肺,回收陽氣為主,即平穩地完成夏冬兩季熱、冷的交替。多食性溫之食,少食寒涼之物,以鞏固攝人體內的正氣。由于天氣干燥、涼爽變化不同,飲食原則可依據節氣的變化相應調節。
一、菊花大棗枸杞粥
菊花是秋天的“花中仙子”。我國食用菊花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就有“朝飲木蘭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詠。菊花氣味芬芳,可烹制出多種美味佳肴。菊花能很好地幫人體補氣、補力、除燥、解毒?,F代醫學證明,菊花對現代人的高血脂、高血壓、亞健康等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枸杞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枸杞根煎煮后飲用能夠降血壓。枸杞茶具有治療體質虛寒、健胃、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掉發、口腔炎、護膚等作用。體質虛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好每天食用。枸杞溫熱效果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好不要食用。大棗性味甘平,入脾胃有補氣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氣的佳品。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癥。大棗有保護肝臟、降低血脂等作用。大棗雖然味甘、無毒,但性偏濕熱,故不能多食,尤其內有濕熱者,多食會出現寒熱口渴、胃脹等不良反應。
二、綠豆薏仁鴨湯
鴨肉性寒,除可大補虛勞、滋陰養胃外,還可消毒熱、利小便、退瘡癤,這是多數溫熱性肉禽類所少見的。
因此,秋初吃老鴨有滋陰清熱、利水消腫的作用。但專家提醒說,鴨肉性寒,故脾胃虛寒、腹部冷痛、大便泄瀉、因寒痛經者不宜多食。
三、芋頭粉蒸排骨
芋頭富含淀粉,營養豐富,主要含有蛋白質、鈣、磷、鐵、多種維生素。它質地軟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四、豆沙紅薯餅
紅薯含有豐富的淀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人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紅薯還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