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先讓大家了解的轉基因食品就是常見的食用油,轉基因食品一般會比非轉基因食品便宜很多,所以日常大家在選擇產品的時候,并不會觀察是否是轉基因食品。下面小編將要告訴大家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危害究竟有哪些。
所謂轉基因食品, 就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一種或幾種外源性基因轉移到某種特定的生物體中,并使其有效地表達出相應的產物(多肽或蛋白質),此過程叫轉基因。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根據轉基因食品來源的不同可分為植物性轉基因食品,動物性轉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轉基因食品。
許多食品生物本身就能產生大量的毒性物質和營養因子,如蛋白質抑制劑、溶血栓、神經毒素等以抵抗病原菌和害蟲的入侵。現有食品中毒素含量并不一定會引起毒效應,當然如果處理不當,某些食品(如木薯)能引起嚴重的生理問題甚至死亡。在轉基因食品加工過程中由于基因的導入使得毒素蛋白發生過量表達,產生各種毒性,從理論上講任何基因轉入的方法都可能導致遺傳工程體(GMO)產生不可預知的變化,包括多向效應。
食品過敏性
國內反對轉基因大米食品過敏是一個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據估計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兒童患有食物過敏。轉基因作物通常插入特定的基因片斷以表達特定的蛋白,而所表達的蛋白如果是已知過敏源,則有可能引起人類的不良反應,即使表達蛋白為非已知過敏源,但只要是在轉基因作物的食用部分表達,則也需對其進行評估。
抗生素抗性
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的另一個安全問題是抗生素標記基因。抗生素標記基因是與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轉入目標作物中,用于幫助在植物遺傳轉化篩選和鑒定轉化的細胞、組織和再生植株。標記基因本身并無安全性問題,有爭議的一個問題是會有基因水平轉移的可能性。如抗生素標記基因是否會水平轉移到腸道被腸道微生物所利用,產生抗生素抗性,從而降低抗生素在臨床治療中的有效性。
營養價值
下降或造成體內營養素紊亂人為改變了蛋白質組成的食物是否被能人體有效地吸收利用。有人認為,導致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問題的關鍵因素是外源基因的導入位點和外源蛋白質的表達。由于外源基因的來源、導入位點的不同,以及具有隨機性,極有可能產生基因缺失、錯碼等突變,使所表達的蛋白質產物的性狀、數量及部位與期望值不符。
安全性評價由于轉基因食品中有些成分是傳統食品中從來沒有的。現代生物技術將其他生物基因轉入植物,將病毒、細菌和非食物品種的外源基因,以及標記基因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引入食用作物,都是傳統育種技術無法實現的。再者,現代遺傳工程學還比較年青,誰也說不清這些遺傳改變將來會產生什么后果。因此,各國對這類食品的安全檢驗要求比用傳統方法培育生產的更加嚴格。截至2013年,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是以實質等同性原則為依據的安全性評價方法。
不安全
未進行較長時間的安全性試驗:基因化食品改變了我們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屬性,它所使用的生物物質不是人類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未進行長時間的安全試驗,沒有人知道這類食品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