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哺乳期不該吃什么
宜忌原則
在哺乳期內, 一方面為了調養好產婦的身體,另一方面也為了能使嬰幼兒有足夠的營養,滿足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一般宜多吃些高蛋白、高熱量、多維生素的食品;宜吃溫補性多湯水易消化的滋補食品;宜吃具有催乳通乳作用的食物。忌吃各種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香燥傷陰食品,忌吃性寒生冷食物,忌煙與酒。
宜食物品
豬蹄:性平,味甘咸,有補血和通乳的作用。早在《名醫別錄》中即有“豬蹄下乳汁”的記載
羊肉:若在冬天的產婦無乳,宜吃羊肉,既能促進血液循環,增暖御寒,又能增加乳汁分泌。
鯽魚:民間習慣用于產婦無奶者。《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亦有介紹:“產婦乳汁缺少:鮮活鯽魚一尾,約90-120克,與豬蹄爪一個同煮,連湯食之。每日一次,連吃2-3天。”
鲇魚:性溫,味甘,有滋陰補虛,開胃通乳的作用,適宜產后體虛,氣血不足而缺乳者。
鯉魚:明李時珍就曾說過:鯉魚“下乳汁”,好在煮鯉魚湯時,加入蔥白3-5莖,可更增加下乳效果。
番薯藤:即山芋藤。有通乳作用。《四川中藥志》云:“通乳汁,治婦人乳汁不通。”
南瓜子:據《中醫雜志》1966年第三期中報道:對于產后乳汁缺乏者,單用生南瓜子,每次15-20克,去殼取仁,用干凈紗布包裹搗成泥狀,然后加入開水適量和勻后服下。早晚空腹各服1次,一般連吃3-5天即可見效。
黑芝麻:性平,味甘,能補益肝腎,益氣養血,《本草綱目》中曾介紹:“治婦人乳少:芝麻炒研,入鹽少許食之。”
豌豆:有和中下氣的作用,適宜肝郁氣滯而乳汁不通的產婦食用?!度沼帽静荨吩疲?ldquo;豌豆,煮食下乳汁。”
花生:適宜產后體虛乳汁不足者服食。《陸川本草》介紹:“治乳汁少:花生米三兩,豬腳一只,共燉服。”
赤小豆:能和血、消腫、通乳,適宜乳汁缺乏或乳汁不下者食用?!懂a書方》亦載:“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飲”。
蘿卜纓:又稱蘿卜葉。有消食、理氣的作用,適宜氣血郁滯而乳汁不通的產婦。
茭白:有通乳下奶的作用,據《湖南藥物志》載:“催乳:茭白15克至50克,通草10克,豬腳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