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一句話: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倒著也就是躺,躺下不一定舒服。但餃子卻是中國人喜愛的美食,說道吃餃子,那就必須用到肉餡。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僅僅肉餡就分為很多種,連肉的肥瘦比例改變都有講究。我們經常吃餃子,用肉餡,但是了解肉餡的的衛生狀況嗎?知道肉餡是動物身上的那一部分肉嗎?今天就一同了解一下到底哪些肉餡不能食用,如果使用這些肉餡會造成什么問題了?
這些肉餡比毒藥傷害大
現代人圖方便、快捷很少人自己剁肉餡,一般都選擇出門購買現成的肉餡。而商戶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也就出現了肥瘦不等、搭配不同、手工和非手工肉餡。這些肉餡外面都無法從頭到尾的了解其加工過程,也就給不法商人有了可趁之機。下面看一下到底有哪些問題肉餡。
1.肉餡中含動物淋巴
淋巴是人和動物身體上用于抵抗疾病入侵和排泄毒素的一部分。如果經常去菜場的人會發現肉中會存在一些灰白色疙瘩狀的東西,這就是淋巴結。
動物體內的淋巴結含有大量的激素,以甲狀腺素為代表,會擾亂人體的激素分泌平衡,尤其影響兒童身體發育,造成早熟。如果使用過多會造成腹瀉、嘔吐等中毒現象。
而甲狀腺素在600攝氏度以上才會失去作用,平時煮餃子的溫度高為100攝氏度,即使是蒸包子也不會超過600攝氏度,由此可見這些淋巴結中的甲狀腺激素是不會被破壞,容易吃進肚子中。
同時淋巴為抵抗病毒和細菌免疫屏障,淋巴結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加熱時間短也不會被殺滅,食入容易造成感染。
2.肉餡含過期肉,變質肉
一些不法商家會在賣不完的過期肉、變質肉再次加工成肉餡,進行出售。有事為使消費者難以分辨其新鮮層度,會見這些肉和新鮮肉一同加工二次出售。
過期和變質肉中會因為生物污染,造成細菌多;脂肪的氧化產生有害于身體的過氧化物。食用過期和變質肉,其中的甲胺、尸胺和肉毒素等容易造成人體呼吸和消化粘膜傷害,同時影響人體中樞神經造成嘔吐、嘔心、腹瀉等。
這些肉餡比吃錯藥的危害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