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感染弓形蟲絕大多數沒有癥狀,或者癥狀很輕。只有少數人初次感染時有發熱、淋巴結腫大、頭痛、肌肉關節痛和腹痛,幾天或數周后隨著人體產生免疫力,癥狀消失。但是,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或有嚴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弓形蟲感染便會轉為急性或亞急性感染,這時才會表現出臨床癥狀,有的甚至發生嚴重的后果。
吃火鍋時,火鍋肉要切薄、煮熟。涮火鍋時各類肉制品要煮熟,使食物在火鍋湯料溫度達到100℃時涮煮并保持一定的時間,目測雞肉、魚肉變成白色,豬牛羊肉變成淺褐色,蝦蟹變成橙紅色,加熱食物的體積較大時,要延長加熱時間。
6、顎口線蟲:愛在皮膚下挖隧道
白白的皮膚上,有一些彎彎曲曲的紅色線條,就像蟲子爬過一樣。其實,這不是蟲子在表皮爬過,而是寄生蟲在皮膚下“挖隧道”呢。禍首不是別的,就是顎口線蟲!
和體內其他寄生蟲相比,這條蟲子活得比較憋屈,只能以幼蟲形式存在,不能發育成成蟲,所以就在體內亂竄發泄不滿。“曾有個女性患者,因皮膚瘙癢、紅腫,懷疑是蕁麻疹,對癥下藥后,卻總不見效,后來,皮膚看上去就像一幅‘地圖’,血常規檢查后發現,患者的嗜酸性粒細胞明顯上升,醫生懷疑是感染了寄生蟲,檢測結果顯示是顎口線蟲感染。追溯源頭,發現是因為吃了爆炒鱔魚。”醫生說,除皮膚上的表現外,感染此蟲后,有的還會有低燒的表現。
醫生介紹,顎口線蟲的成蟲寄生在貓狗等身上,其幼卵隨貓狗的糞便排出體外,進入水中后,終寄生在泥鰍、黃鱔、青蛙等身上,如果人吃了未煮熟的泥鰍(一般在70℃以上高溫加熱4~5分鐘才能殺死)等,幼蟲就會進入體內。
除了在皮膚游走外,幼蟲還可能會“流竄”到內臟,到達肺部,引起咳嗽、胸痛等;如果鉆入眼睛,可能會引起感染,甚至失明;可怕的是,如果幼蟲鉆入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引起顱內感染、顱內高壓,有生命危險。
結語:看完上文的內容,大家是不是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平時的日常飲食竟然存在這么大的隱患,真的是太嚇人,所以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的健康,要少吃燒烤類的食物,食物一定要煮熟之后在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