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具有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育的作用。而嬰幼兒一旦缺鋅,便可出現味覺遲鈍,甚至厭食,日久造成智力減退、生長遲緩、性晚熟等不良后果。
研究發現,味精(即谷氨酸鈉)進入人體后,能使血液里的鋅轉變為谷氨酸鋅,從尿中過多地排泄到體外。
六、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鮮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鮮美表現。
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并產生一股異味。所以,雞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使用味精的8個禁忌
一忌高溫使用
烹調菜肴時,如果在菜肴溫度很高的時投入味精就會發生化學變化,使味精變成焦谷氨酸鈉。
這樣,非但不能起到調味作用,反而會產生輕微的毒素,對人體健康不利。科學實驗證明,在70℃-90℃的溫度下,味精的溶解度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佳時機是在菜肴將要出鍋的時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話,味精投放應在勾芡之前,根據高溫不應放味精這個道理可以得知。
二忌加在熄火后
味精高溫加熱易產生焦谷氨酸鈉,所以味精應該在熄火之后加。另外,即使不是微波爐高溫加熱,常規用油煎炸加過味精的食物,也容易產生焦谷氨酸鈉。
舉例表示,將油倒入鍋中加熱,一旦鍋中油出現浮動,油溫已達150℃度,如果有些小煙冒出,油溫已達180℃度,如果冒出大煙,那么溫度已達220℃度。
三忌低溫使用
味精在溫度低的時候味精不會被輕易溶解。所以如果您想吃拌菜用味精來提鮮的時候,可以把味精用溫開水化開,晾涼后澆在涼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