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類
蔬果中所含的維生素,大多易受光、溫度影響。以馬鈴薯為例,一項荷蘭的研究發現,即使放置在冷、陰暗且干燥的地方,其中所含的維生素C在8個月后平均會流失40%。
小撇步:盡量購買小顆的馬鈴薯,里面維生素C含量稍高,并且控制購買份量,不要一次買太多;另外,用紙袋貯存,也可隔絕過度的光與氧氣的暴露,塑膠袋反而可能將濕氣鎖在袋中。
研究也提醒,有些蔬果,像蘋果、杏仁、鱷梨、紅椒、桃子、哈密瓜、番茄等,還會釋放乙烯氣體,讓其他蔬果快速熟成、變味。除了用紙袋包裝,還要與十字花科蔬菜及綠色葉菜類分開放,以免葉子變黃變爛。
不過也別以為放在冰箱就一切OK。研究也發現,冰箱中的空氣干燥,食物放置兩天后,蛋白質含量就會明顯下降。
不只是貯存問題,料理前的切菜、洗菜,也會造成水溶性維生素流失。
好能先洗再切,可將營養素流失減到低。甚至像紅蘿蔔、玉米、花椰菜等,可以考慮購買冷凍蔬菜,營養價值保留更多。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系講師也提醒,解凍衛生的做法是放在冷藏解凍,但這樣太花時間,不如用塑膠袋密封起來再泡水解凍,不要用流水解凍,以減少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
罐頭食品
其實所有營養師或食品專家都不太贊成購買即期商品,勉強可以接受的大概只有罐頭商品(也包括像調理包那類的軟罐包裝)或零食類,鐘政玲表示,因為罐頭至少有經過加熱殺菌過程,較不易變質。
甚至像番茄食品,購買罐頭制品反而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加熱能使茄紅素釋出,更易為人體吸收,吸收到的茄紅素也就較多。
不過多年前的實驗發現,茄紅素也是不太安定的營養素,尤其容易受溫度影響,他們實驗甚至要保存在負20度的情況下,流失速度才會趨緩。即使未開封的罐裝番茄醬,在冰箱中冷藏3個月后,也會流失50%的茄紅素。
小撇步:當然,一般家庭的冰箱無法降溫到負20度的低溫,但陳炳輝表示,番茄罐頭好還是冷藏貯存,且愈低溫愈好。罐頭的密封及加熱殺菌過程,會減少營養素的流失與食物變質的機率,但還是在開封后儘快吃完。
如果是購買即期商品,除了務必注意罐頭是否有碰撞、凹凸、生銹、膨罐的狀況,以免外面空氣進入而變質,另外就是要確認標示的有效期限、制造日期、制商資訊是否清楚再購買。
橄欖油
橄欖油是意大利人很重要的食材,不管早餐的面包,或午、晚餐的義大利面,都會淋點橄欖油。因此他們很好奇,橄欖油中有益健康的營養素到底可以保留多久?結果發現,瓶裝橄欖油的抗氧化物在6個月后便降低了40%。
小撇步:橄欖油因為其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一般植物油來得多,已比常用的大豆油、花生油、葵花油、葡萄籽油都要來得穩定。
但是貯存時還是要遠離熱氣如瓦斯爐、電鍋、微波爐旁,也可以將油分裝成小瓶罐,避免不斷開關瓶蓋,讓油接觸到氧氣,容易氧化而產生油耗味。
另外,冷壓初榨油(通常標示ExtraVirgin字樣)會呈深綠色,營養價值豐富,買油時好查看油本身的色澤,因為有些不肖商人會用綠色瓶身包裝混淆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