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有蟲”謠言為何反復出現
是血管等組織而非寄生蟲,已被多地多次辟謠,偏遠地區受較大影響 “豬肉有蟲”謠言為何反復出現
“豬肉有寄生蟲,紅色的,比縫衣針還大!”近一個月來,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電話接連接到7起關于“豬肉有蟲”的舉報。記者調查了解,“豬肉有蟲”的懷疑和傳言在網上已經流傳一年多,從廣西、廣東、遼寧到貴州,影響頗廣。所謂“豬肉生蟲”是什么?面對傳言我們應該怎么辦?“求證”欄目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傳言中的“蟲”是什么?
實是靜脈、動脈血管和乳腺管;豬肉寄生蟲檢查嚴格,是屠宰檢疫必檢科目
近期大多傳言源于微信朋友圈流傳的一條“茂名孕婦買到有蟲豬肉,有蟲豬肉已經流傳到貴州”的消息,文中提到“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的“鉤蟲”引發廣泛擔憂。
豬肉真的有蟲嗎?在貴州黔東南州麻江縣回龍寺農貿市場里,豬肉攤販胡師傅把網上所謂“寄生蟲”直接從他攤位擺放的豬肉里“捉”出來給記者看:“這是正常的嘛,就是靜脈跟動脈;再說蟲子根本不可能‘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和網傳一樣,這些物質細長,有深紅色和肉白色,乍看很像蟲,但橫切開來都是空心抑或有血流出。
記者從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10月,“豬肉有蟲”傳言先后出現在貴陽、黔東南州和黔南州。當地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多次對豬肉市場進行調查、化驗,結果表明,這些疑似物體是血管和乳腺管。貴州三都縣農村工作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師王明周說:“這些組織結構屬于豬的正常生理結構。”
廣西防城港市食品安全辦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傳播的所謂“豬肉有蟲”現象,大都屬于豬機體的神經纖維、動靜脈血管、淋巴管、筋腱以及肌纖維。這類物質有些本身就像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