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咖啡的4個迷思
迷思1. 喝黑咖啡比較傷胃
雖然咖啡達人大多認為喝黑咖啡能品嘗咖啡的美,因此不建議加糖或加奶來掩蓋咖啡塬有的風味,不過有些人卻認為喝黑咖啡容易傷胃。
醫生澄清說,有人喝了咖啡覺得胃腸不舒服,主要是受咖啡因影響,像是咖啡因刺激了食道下端的擴約肌,使它比較松弛,進而引起“胃食道逆流”,或者咖啡因引起大量胃酸分泌,造成不適。
罪魁禍首是咖啡因,所以和有沒有加牛奶無關,而有些人喝了牛奶反而不適癥狀更嚴重。 因此,患消化道疾病的人,例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是每次喝咖啡就大量冒出胃酸的人,還是避開咖啡吧!
迷思2. 喝咖啡會導致骨質疏松
咖啡因一直被認為是引起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子之一。曾有報告指出,咖啡因會增加尿液中鈣質排出。
不過從流行病學資料來看,發現20~50歲的年輕女性適量攝取咖啡因(大約每天攝取咖啡因400毫克以內)和骨質流失及骨折并無相關。
但是比較年長(50歲以上)、停經后的女性則需要更小心飲用咖啡,半數以上研究顯示,咖啡因攝取量和50歲以上女性的骨質密度有關係。
女性一天喝多少杯咖啡才容易造成骨質疏松癥?由比較近期的一個3170人參與,平均年齡50~84歲女性的研究指出,如果每天飲用超過兩單位的咖啡因飲料(一單位等于一杯咖啡或兩杯茶),臀部骨折的危險性增加69%。
因此建議50歲以上女性好減少咖啡因攝取,若真想喝咖啡,一天不宜超過2杯。
迷思3. 意式濃縮咖啡(Espresso)的咖啡因比較高
意式濃縮咖啡的風味醇厚,因此容易讓人誤以為它的咖啡因含量很高,但事實上未必如此。 一般來說,淺烘焙的咖啡豆,及長時間萃取的咖啡,都會使咖啡因的含量比較高。
因此,利用“濾滴方法”煮咖啡,萃取時間比較長,咖啡因反而比用高壓短時間萃取的意式咖啡來得高。
若拿星巴克咖啡所列出各種咖啡飲料的咖啡因標示來看,加了一份意式濃縮咖啡的卡布奇諾,約有75毫克咖啡因,而同樣中杯的美式咖啡則有150毫克咖啡因,相當于意式咖啡的一倍。
至于咖啡因含量高的則是以濾滴方法煮成的每日精選咖啡,一中杯就有大約240毫克咖啡因。
迷思4. 喝咖啡會心悸的人,就完全不能碰咖啡
先確定是不是本身有心律不整、心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等問題,須接受醫生指示再看能不能喝咖啡。
如果身體健康的人喝了咖啡卻心悸,可能是喝到咖啡因含量太高的劣質咖啡豆煮成的咖啡,建議換咖啡豆再試試看,或不要喝濾滴方法煮成的咖啡。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過量喝咖啡有六大害處了嗎?你知道喝咖啡的好處與壞處有哪些了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大家一定不能過量,只有健康飲食,才能讓你遠離疾病,更加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