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寒冷程度的一個節氣,同時也是一年中的后一個節氣,之后便是來年立春。因為已接近春天,在氣象記錄中雖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間那樣冷,但仍處于寒冷時期。民俗稱“小寒大寒,冷成冰團”。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布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并已經隱隱可以感受到大地春回的景致。
八寶飯,大寒節氣習俗食物,是漢族食品,流行于全國各地,江南尤盛。糯米蒸熟,拌以糖、豬油、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肉等果料的器具內,蒸熟后再澆上糖鹵汁即成。味道甜美,是節日和待客佳品。大寒節氣嚴寒之際吃八寶飯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用于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大寒習俗:祭灶送灶神祈求神明保佑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過去,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灶屋(廚房)的鍋臺附近墻壁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奶像。。
祭灶是一項在中國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令菩薩”或“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稱“灶君公”。傳說他是負責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
人們“送灶”時,會在灶王爺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襪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爺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開,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
1、注意保暖
大寒節氣是繼小寒之后的節氣,這兩個節氣氣溫都比較偏低,我們在身體保健方面一定要避免受寒,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出門可以帶上帽子、圍巾,注意做好頭部保暖,以免寒氣從頭部入侵到身體。
2、早睡晚起
我們習慣上一般情況下都是早睡早起,但是在大寒節氣的時候,如果能做到早睡晚起,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晚上盡量能在十點前就入睡,早上能睡到六點以后好,因為早睡可以養好人體內的陽氣,而晚起對于固陰是非常有利的。
3、避免冷輻射
在大寒節氣中,要防止冷輻射對自身身體的傷害。具體措施是遠離過冷的墻壁和其他物體,睡覺的時候至少要離開墻壁50厘米以上。如果墻壁與室內溫度相差超過5℃,墻壁常出現潮濕甚至有小水珠的形成,這個時候可在墻壁前置放木板或泡沫塑料,以阻斷和減輕負輻射,從而保護身體免受負輻射的損害。
4、睡前洗腳
大寒時節,不僅僅要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風外,也要做到睡前洗腳的好習慣。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的質量,對于預防凍腳和防病保健都有好處的,尤其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
結語: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大寒節氣的習俗,我們現在應該知道到了大寒之后人們需要做什么來迎接大寒了。大寒時節氣候比較寒冷,這個時候大家應該要護理好自己的身體,可以常吃一點溫補性的食物,人們在平時也要早睡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