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什么時候?也許有人對小寒還不是很了解。小寒之后天氣變得越來越冷,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么養生呢?小寒養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如果你不能掌握正確的方法,那么就可能會在小寒的時候感覺到身體不適,具體請看下文了解!
小寒養生
防胃病

由于小寒之后的天氣變得越來越冷,所以很多人的腸胃功能在這個時候都會不怎么好,受到寒冷的刺激,容易出現胃痙攣等不適癥狀。因此在小寒期間,我們應該注意做好胃部的保暖,常吃一些溫熱的食物,這樣能減少胃病的出現。
防感冒
小寒期間氣溫降低的比較多,有一些人由于沒有及時的添加衣服,所以會狐臭小感冒問題。特別有一些人本身的體質就不好,感冒如果沒有及時的治療,可能還會引發肺炎和哮喘等疾病。建議大家要做好保暖工作,穿的厚實一點,避免感冒的出現。
防關節痛
其實寒冷本身是不會導致關節炎的,但是已經患有關節炎的人實在受到了寒冷的刺激之后,關節會有明顯的癥狀。建議大家在平時要多穿一些衣服,特別是關節的位置,可以佩戴上護膝,不要進行一些太過激烈的運動,這樣是可以保護關節的。
防中風
據報道,70%以上的中風患者多是在冬季發病,因此小寒時節更要注意,天氣寒冷,人體受寒刺激后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循環外周阻力加大,容易引起血壓升高,導致血栓形成,終引發中風。小寒時節,患有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一定要注意身體健康狀況,如果發現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情況,要及時就醫。
防心臟病
冬季是心臟病高發的季節,寒冷地區溫度每降低1度,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增加1%。天氣寒冷,心臟為了維持全身的熱量而更加賣力的工作,心臟工作負荷隨之增大。因此,冬季要注意養心,要做到心境平靜,特別是高血壓的人,更應注意對情緒的調節。樂觀的情緒能促使體內的氣血運行通暢,保證臟腑功能的正常。

起居調養
我們應該知道小寒是一年當中比較冷的節氣之一,這個時候在生活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咋天氣寒冷的時候,關節、頸椎,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這個時候保暖就比較重要了,尤其是肩頸部、腳部等容易受涼的部位的保暖,以減少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