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四:適度運動防感冒
小雪節氣前后是季節性感冒的高發期。加強運動鍛煉可有增強免疫力,有效預防感冒。此外,小雪節氣通過體育運動,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明顯增加,從而保證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應,使人精力充沛。運動還能減輕因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緊張、焦慮、抑郁等狀態。
小雪時節,要持之以恒進行自身鍛煉,好選擇在中午較暖和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反易受涼,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所以在運動鍛煉過程中,不宜出汗過多。根據中醫學“天人合一”以及“五行學說”,腎主骨生髓,而寒易傷腎,故冬季易出現骨關節疾病,運動同時應注意對骨關節的保護。
小雪節氣慎防內火
11月22日的小雪節氣是立冬后第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意思是說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并且夜凍晝化。傳統醫學認為,冬季尤其是小雪后宜溫腎陽,這樣來年陽氣才會長。然而溫腎陽過程中,人們普遍出現“內火”的情況。這是為什么呢?
進入小雪,氣溫下降,一些人喜歡吃火鍋等辛辣食物,這些都容易讓人產生“內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火”??谇粷?、口干舌燥、臉上的疙瘩也比平日里多了,這些就是“內火”的表現。此外,由于暖氣、空調等供暖設施的使用,室內很熱,而外面寒冷,人們穿得嚴實,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因此冬季保暖不應太過,如果暖氣溫度過高,人們外出穿得又過于嚴實,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就容易生內火。
小雪節氣飲食調養要點
祖國養生學認為,小雪節氣后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進補以溫熱為主。宜吃溫潤益腎的食物,孫思邈《修養法》中云:宜減辛苦,以養腎氣。此時可以多吃羊肉、牛肉、雞肉、腰果、枸杞、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桑椹、黃精等。同時可配合藥膳進行調養。
為了防止溫熱過度產生“上火”,可適當多吃些苦味食物。就食物而言,“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敵。 苦味物質有解熱去火、清熱潤燥、消除疲勞的作用。因此小雪時節,人們可選擇的苦味食物有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這些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堿、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清熱潤腸等多種醫療和保健功能。
結語:以上的內容就為大家介紹了有關小雪養生的相關知識,希望每個人都能夠重視起來。養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冬天天氣寒冷,這個時候更需要格外的注意了。當然,只要大家多多關注,那么健康過冬并不是難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