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段時間就要到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節氣了,立夏節氣雖然不如一些節氣出名,可是也有著有趣的風俗傳統,那么究竟有哪些好玩的立夏習俗呢?不要著急,接下來就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在立夏節氣有著十分有趣的習俗,那就是稱體重的習俗,不要小看了這個習俗,它可是大有來頭。
相傳,三國時劉后主阿斗是趙子龍在長坂坡從百萬曹軍中救出來的,因阿斗母親已投井自殺,劉備把阿斗帶在身邊。
后來周瑜誤施美人計,劉備遂娶吳王孫權的妹妹為繼室。
劉備要出征領戰,帶著阿斗很不方便,就把阿斗交給孫夫人撫養。那時,孫夫人住在吳國,那里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讓孫夫人撫養阿斗,既安全又放心。
于是,劉備準備了許多禮品,特地做了許多蒸餅,裝成20擔,層層相疊,中間用青菜葉子隔開,由趙子龍護送去吳國。
到吳國時正好是立夏。
孫夫人一見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喜歡。
但孫夫人也有顧慮,畢竟是晚娘,萬一有個差錯,不僅夫君面上不好交代,在朝廷內外也會留下話柄。
美麗聰明的孫夫人想了一個辦法:那天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趙子龍面前稱一稱,到翌年立夏再稱,就知道孩子養得好不好了,稱體重的習俗也就是由此而來。
打定主意后,便立即將小阿斗過秤。趙子龍覺得新鮮,也順口講了一句吉利話:“娘娘,孩子鉤住了,準平安,養得好。”
接著趙子龍高高興興地把禮物一一呈上。
但20擔蒸餅,已壓得不成形了,怎么辦呢?
趙子龍靈機一動,說:“主母娘娘,依我們蜀國的風俗,立夏家家都做塌餅送人,請主母娘娘收下。”孫夫人高興地收下了這些塌餅,并把它分給宮女們吃,個個稱贊說好。
從此,每年立夏,孫夫人把小阿斗稱一稱,向劉備報平安,又仿制大量的燒餅分給宮女,因而在江南一帶就形成了立夏稱小孩和吃塌餅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