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養生注意胃腸病
立夏時節,它在二十四節氣中排行第六,也是夏季開始的標志。立夏后,市民該如何養生?隨著環境溫度逐漸上升,體內濕氣也開始加重,這時,尤其要注意胃腸病和皮膚濕疹的發作。
立夏之初,因濕氣過重,體虛者和腸胃不好的人群,容易有全身乏力、頭重腳輕、胃部隱隱作痛、飽脹感的癥狀,讓人十分難受。在飲食上,市民要以健脾除濕為主,適當多吃一些茯苓、苡仁,如果單吃覺得膩,可在熬粥時加一些搭配著食用。
立夏后,養心也是比較重要的,養心重在心平氣和,因現在濕熱較重,心情浮躁的現象增多,應作息規律、不要熬夜,晚上入睡好不要超過12點,每天中午可以小憩半小時,精神狀態好,下午的工作效率也會提高。如果市民感覺體內濕氣過重,身體有乏力現象,每晚可泡腳發汗來除濕,水溫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圍內。
立夏過后濕熱重 注意防范皮膚病
立夏過后,氣溫將明顯增高,雨量也會增多。悶熱潮濕的天氣,為皮膚病發作提供了條件。今后很長一段時間,要注意防范丘疹、蕁麻疹、足癬、日光性皮炎等皮膚病的騷擾。
天氣炎熱時,人們排汗會增加,同時雨水較多,這種溫暖潮濕的環境給致病微生物提供了生長溫床,足癬等真菌感染性疾病隨之而來。因此,平時應勤洗曬被褥、涼席,選擇透氣性好、具有吸汗性的衣衫,室內常通風,腳部也要保持清潔干燥,特別是穿涼鞋時,細菌容易黏附在腳部,一定要及時沖洗,并用毛巾擦干。
夏季是萬物生長茂盛的季節,空氣中飄浮著各種植物的絮狀物和花粉,不少人會因絮狀物刺激而引起過敏性皮炎。所以,大家在外出時應注意對皮膚的防護,可以選擇穿長袖、戴口罩、乘車等方法,盡量避免直接暴露在外界環境中,從而減少過敏性皮炎的發生。
夏季光照充足,如果皮膚在陽光下暴曬時間過長,可能引起日光性皮炎甚至日曬傷等。因此,出門時應提前半小時涂抹防曬霜,必要時還要補霜,選擇遮陽傘、遮陽帽、太陽鏡等防曬工具,加強對自身的保護。
夏天蚊蟲較多,皮膚很容易受到各種有毒昆蟲的叮咬侵襲,尤其是裸露部位,如面部、手腳、胳膊、小腿等部位,常常長出大小不一的紅色丘疹、斑塊,甚至水皰,瘙癢劇烈。因此,平時注意室內衛生,做好滅蚊防蚊工作,盡量避免在戶外草坪、樹林等蚊蟲多的地方停留。此外,公園內的木質座椅因雨露長時間的侵襲也會滋生出一些細菌、蟲螨,大家在休息時好在座椅上放置坐墊、報紙等進行有效的隔離。
“立夏季節多陰雨,空氣潮濕悶熱,很容易影響人的情緒,并且滋生細菌,從而引發急性腸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立夏胃腸不適多表現為食欲減退、胃痛、腹脹、便秘、拉肚子等,千萬要引起重視,不可因為害怕胃腸鏡檢查的痛苦而拖延不管,更不能在沒有檢查的情況下,憑經驗自行買藥吃,這樣拖延和治療不對癥,就會造成病情越來越重。現在胃腸檢查已經進入了“無痛時代”,有無痛胃鏡、無痛腸鏡、膠囊內鏡等,可以很好地幫助患者進行科學、準確的檢查,確診了病因、病情,并進行針對性的用藥和治療,才能真正解除胃腸疾病的痛苦,早日恢復健康。
結語:不同的季節需要選擇不同的養生方法,尤其是對于平時并不了解養生的人來說,立夏了生活中我們需要注意防病哦!相信上述介紹的這些立夏防病常識能夠幫助大家哦,希望每個人立夏的時候可以健康,記得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