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要盡量把自己的作息時間向前調,早起后積極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不僅能舒筋活絡、暢通氣血,還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增強抗病能力。清明節氣期間不要使情緒抑郁,這樣會有損肝臟,應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一定要讓情志生機盎然。
忌食發物防五種病復發
1、清明節氣養生防病:高血壓
清明節前后,人們的情緒波動較大,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病的中老年人,由于過于懷念親人,寢食不安,極易造成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應當盡快減輕和消除異常情緒反應,保持情緒穩定。可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太極拳運動,轉移思維。還應避免負重活動,以免引起屏氣而致血壓升高等。
2、清明節氣養生防病:皮炎
隨著氣溫升高,各種春季皮炎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據專家介紹,春季皮炎是一種光感性皮膚病,主要致病原因是皮膚對陽光中的紫外線過敏。適當外涂防曬劑,以保護皮膚免受各種波段的紫外線和可見光的損傷;不要用含光感物質較多的化妝品;多吃含維生素A的食物及新鮮蔬菜和水果,油菜、菠菜、萵苣、無花果等盡量少吃或不吃;洗臉時盡量不用熱水、堿性肥皂和粗糙毛巾。
3、清明節氣養生防病:腹瀉
腹瀉也是“清明患者”的主力。主要原因是外出時飲食不當,而清明時分氣溫已經開始升高,容易導致急性腸炎和菌痢。在郊游途中,應少喝或者盡量不喝冰飲,以免刺激腸胃,引起腹痛或是腹瀉影響旅行,更不要在路邊攤上買鹵制品,春季氣溫回升,鹵制品容易腐爛,細菌滋生速度尤為快。市民一旦出現腹瀉,基本的原則就是不消耗體力,補充水分,隨身攜帶胃腸藥。
4、清明節氣養生防病:肝病
春季為肝氣旺的時候,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癥,同時,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也容易發作。人的五臟與四季對應,春天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臟也是木性,所以春氣與肝氣相通,春季養肝正當時。抑郁和暴怒易傷肝,所以在春天尤其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負面情緒。中醫講究“五色入五臟”,紅色入心、白色如肺、黃色入脾、黑色入腎、青色入肝,多吃些青色的食物,對肝臟有好處。
5、清明節氣養生防病:哮喘
春天一到,各種花花草草都煥發出新的色彩,讓人眼前一亮。不過也讓一些特別“敏感”的人遭了殃。春天是哮喘的高發季節,如果不注意平時的生活細節,很容易復發。所以,一些生活細節必須注意,比如衣服、床上用品好不用羽絨或蠶絲,因為一些哮喘病人對于動物羽毛、蠶絲過敏;注意哮喘發作是否與食物有關,如蝦、牛奶、桃子等,應當引起注意;慎用或忌用某些可能誘發哮喘的藥物。
結語:過了清明之后,意味著一年就快要過去一半了!清明節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哦,很多的疾病在春季復發的幾率非常大!所以大家平時要多多了解一些清明節養生常識,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方法能夠幫助大家哦,也要記得分享給身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