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旦有人經過,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攔住對方,就把兒子或女兒按捺在地,磕頭拜寄,給對方做干兒子或干女兒。
這在川西民間稱為“撞拜寄”,即事先沒有預定的目標,撞著誰就是誰。
“撞拜寄”的目的,則是為了讓兒女順利、健康的成長。當然“撞拜寄”現在一般只在農村還保留著這一習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學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占稻色
占稻色,就是通過爆炒糯谷米花,來占卜當年稻谷收獲的豐歉。
“成色”的好壞,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來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則是收成越好;而爆出來的米花越少,則意味著收成不好,米價將貴。
雨水節氣的養生知識
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節氣已經到來了,那么,在這個季節,如何根據這個季節的氣候特點進行養生呢?下面就是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飲食宜少酸多甘,《千金方》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雨水時節,養生在于調肝,調肝重在補脾。
五行中肝屬木,喜條達,在味為酸;脾屬土,性敦厚,在味為甘。
飲食應少酸多甘,以養脾臟之氣,同時宜少量食用辛溫,以應春木升發之氣,如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卜、荸薺、甘蔗等。
春季轉暖,又風多物燥,常出現皮膚干燥、嘴唇干裂,應多吃水果補充水分。
此時應少食羊肉、狗肉等溫熱之品,否則辛溫太過,肝木過旺,脾土反傷。
總之,雨水時節飲食既要注意“春生”特點,又要避免傷及脾胃。
雨水節氣養生二、三事
對于人體而言,雨水時節,人體的肝陽、肝火、肝風,隨著陽氣的升發而繼續上升,因此更應特別注意肝氣的疏泄條達,避風如避劍。
《黃帝內經》“病機十九條”里開篇就是“諸風掉眩,皆屬于風”,這樣的話這本書里還有很多,“風者,百病之長也”,或者是“百病之始”。
春季則多風,傷人會從表皮、肌腠、經脈、骨骼滲透到五臟六腑。
風邪為陰邪,當然傷陽氣,先使皮膚衛陽不固,所以傷風必惡風,接下來就該是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憎風,總之,全身都不舒服。
所以,古人很注意風的入侵,從后腦到背,大致就是圍巾搭在后背遮住的幾個穴位,從上往下,依次為風府、風池和風門,都標明了風容易從這幾個地方進入,所以一定不要暴露。
而女性在春天洗頭后要趕緊用電吹風把頭發吹干,順便吹吹后頸脖,不讓水帶著濕氣從這幾個地方進入,而空調和電風扇更不能直接對著這幾個位置吹。
結語:雨水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氣溫高低不定,大家千萬不可大意。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了關于雨水節氣的習俗和雨水節氣的養生知識,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在過習俗的同時也要注意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