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養生原則
1.腿腳保暖是大寒養生的關鍵
大寒是一年中冷的時光,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因此,預防寒冷侵襲至關重要,尤其是膝蓋和雙腳。
現在許多年輕人,為了追求美麗,大冬天也經常穿短裙在寒風中穿行,這樣雖然美了,但膝蓋非常容易受到寒氣侵襲。
專家表示,膝關節本身是腔隙關節,直接對著風吹,寒氣很容易進去。
因此,天氣冷時不僅要穿厚實點,還應該戴上護膝進行額外的防護。
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因此腳部保暖也很重要。
專家建議,入睡前以熱水泡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睡眠質量,對保健養生都有積極的意義。
特別是那些深夜還在上網或伏案工作的人,睡覺之前用熱水泡腳,緩解疲勞,預防寒冷的效果更明顯。
2.進補多食粥
中醫認為,寒冷的季節是陰邪盛之時,此時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粘硬生冷,要多攝取一些溫熱食物,以此抗寒、保養陽氣。
飲食上應首選溫補類食物,比如雞肉、羊肉、牛肉等,其次可選一些平補類的食物,比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銀耳等。
冬季喝粥對身體也是很有好處的,不但能起到保健作用,還可祛病養生。
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八寶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適宜。
3.大寒養生要鍛煉,運動要適宜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季運動鍛煉對養生有重要意義。
因此冬季可進行一些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跳繩、踢毽子、打太極拳等,既運動了肢體,也加強了氣血循環,全身四肢才能溫暖。
養生專家表示,在“大寒”節氣里,氣候一冷一熱很容易感冒。
所以如果要運動的話,好等到太陽出來以后。
由于戶外氣溫比室內低,人的韌帶彈性和關節柔韌性相對不夠靈活,為避免造成運動損傷,在運動前先要做一些熱身準備。
結語:大寒天氣寒冷,讓人不可不防,我們除了要做好平時的防寒保暖的工作以外,還一定要注視起大寒養生。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了關于大寒養生的方法和原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讓大家都能擁有一個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