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如何泡腳
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
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煉和保養,并運用熱水泡腳按摩來防病治病。
專家說,泡腳不僅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還能增強免疫力。
臨睡前泡泡腳,幫助睡眠防感冒,冬季寒冷泡泡腳,暖身祛病勝補藥。
1、熱水泡腳緩解頭痛
把雙腳浸入40℃左右的熱水中,15~20分鐘后頭痛會明顯緩解。
用熱水泡腳,這樣腳和小腿的血管就會受熱擴張,將頭部的血往腳下引,起到減輕頭部血管壓力的作用。
由于腳底與人體多條經絡相連,而這些經絡同時又與頭部相連。
所以按摩腳底,就可以起到刺激經絡,減少頭痛發作的作用。
尤其是腳底涌泉穴,直通于腦,按摩它即可引血下行、緩解頭痛。
2、熱水泡腳可解乏、助于睡眠
用熱水泡泡腳,既解乏,又利于睡眠。
如有睡眠不好、精神不振、飲食不佳、疲乏無力、情緒不穩等一系列不適癥狀,可用熱水泡腳30分鐘,再搓腳心10~20分鐘,直至發熱,會感到神清氣爽,全身輕松。
此外,在熱水中加入鵝卵石磨腳可提高足浴的效果,促進人體脈絡貫通,達到交通心腎、疏肝理氣、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更好地改善睡眠。
3、藥浴泡腳泡腳治感冒
中醫認為感冒多是因感受外邪,肺衛功能失調所致。而藥浴泡腳就是以宣肺解表、發汗排邪為原則。
現代研究表明黃芩、桑葉、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同時還具有疏風散熱的功效。
藥浴浸泡雙腳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消炎、抗菌,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及預防感冒的復發。
4、中藥足浴防病治病
選擇適當的藥物,水煎后兌入溫水,然后進行中藥足浴,讓藥物在水的溫熱作用下通過皮膚滲透進入到人體,再經血液循環而輸送到人體的全身,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如果秋冬季節有關節炎、容易感冒,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嘗試一下中藥足浴:花椒20克、干姜60克、老鸛草60克、木瓜60克、艾葉30克、石蒼蒲30克、鹽20克。
熬水后加入一兩醋,先用蒸汽蒸腳,然后泡腳,半小時后進行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