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養生的飲食療法
進入夏季大暑時節,炎熱且多雨,暑熱夾濕,常使人脾胃受困,食欲不振,于是一日三餐,只想吃一些青菜或米飯。可是,這樣吃下去容易導致營養缺乏,身體倦怠,干活沒有精神,這時很需要通過飲食來進行調補,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達到祛暑消疲勞的目的。因此,營養專家推薦:鴨肉是暑天好的補品。民間一直就流傳著“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
一、大暑食鴨,既能補充營養,又能去除暑熱
中醫認為,酷夏季節營養物質應以清淡、滋陰食品為主,即“清補”。在此向你推薦一種“清補”佳品──老鴨。
鴨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禽。據藥書記載,鴨能滋補五臟之陰,清虛癆之熱,能和臟腑、利水道。
大暑節令食鴨,既能補充營養,又能去除暑熱,更適合身體有虛弱、內熱、上火、厭食和大便干結的人群食用。
二、鴨肉為滋補上品和“妙藥”
中醫將鴨肉作為藥用,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之功,尤以老鴨入藥功效佳,可主治水腫脹滿、陰虛失眠、瘡毒、驚癇等癥。
我國古代醫學就對鴨作為滋補品有所論述,《日用本草》載:“老鴨,能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氣解水,養胃生津。”《名醫別錄》中稱鴨肉為滋補上品和“妙藥”。
由于鴨子常年在水中生活,其性偏涼,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之功效。
尤其是經過一個冬春攝食的老鴨,骨骼更健壯,肌肉更豐滿。營養專家分析,夏季天氣悶熱,宜吃清淡的食物。
中醫學記載
鴨血性平,營養豐富,能夠以血補血。
鴨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優點,每百克鴨肉中蛋白質含量為16.5%~20%,比豬肉(13.3%)高,而脂肪含量(19.7%)比豬肉(37%)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