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后,天氣漸熱,小滿隨至。小滿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列屬第八,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相比于立夏,很多人對小滿的印象都非常淺顯,這一天代表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所謂順應天時以養生,我們都知道節氣是養生的好時機,小滿也不例外。根據中醫理論,養好“小滿”這一天可預防5種疾病,可輕松過后長夏,具體內容一起來看下!
一、皮膚病要早預防
1、小滿之后雨水多,濕氣傷膚更傷身
小滿之后,我國大部分地方跨入了夏季,這個節氣因為高溫、多雨的原因,特別是對于老年朋友來說,身體里的陽氣容易受損,體內的濕氣會增加,情緒也會更加煩躁,尤其要注意“三滿”對身體健康的危害,要及時對證處理,做好養生保健。
小滿節氣除了“農作物飽滿”,還包含一層意思,“小蠻小滿。江滿河滿。”說明從這個時候開始,雨水開始多了起來,小滿過后,雨量有了明顯的增加,空氣潮濕很是明顯,各種皮膚病,如腳氣、濕疹、汗斑、濕性皮膚病、足癬等容易發生。中醫認為,這些皮膚病的發生與天氣悶熱和潮濕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濕重是這個時候發病的主要原因。
2、風疹傷膚需早治
小滿時節是皮膚病的高發期,按照未病先防的原則,就要考慮“風疹”的防治了,對于風疹的病因,無外乎有這么幾點,一是身體的肌膚被濕氣所侵犯,感染了風熱或者風寒,這個時候對于身體皮膚的調理是有壞處的;第二就是腸胃里內熱囤積,過了小滿之后,風邪之氣加重,內部的熱發散不了,外部的風有吹不進來,這樣就會對皮膚有一個碰撞的局面,從而對皮膚造成傷害;第三就是與身體的素質有關了,夏天是各種水產品上市的季節,諸如:魚、蝦、蟹等多種海鮮集中上市,有些人對于海鮮是會過敏的,當人吃海鮮過敏的話,就會導致脾胃不和,蘊濕生熱,這樣就會皮膚給傷害,風疹是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的,并且發病速度是很快的,造成皮膚異常瘙癢的輕重,是會隨著氣候的冷熱而又減輕、加重的趨勢。
3、健脾祛濕有奇效
中醫祛濕是可以通過健脾來實現,因為脾主運化,喜燥惡濕,如果身體為濕所困,則運化失常,表現為大便稀溏,腹滿腹漲,不思飲食等,這病機為濕邪困脾,所以要健脾祛濕。在治療上應該遵循疏風祛濕,清瀉血熱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