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個時節的運動,不宜太過激烈。畢竟人們是才從冬季的寒冷中舒緩過來,需要循序漸進。外出踏青、郊游、放風箏都是不錯的選擇。
四、起居方面
驚蟄過后,氣溫逐漸升高,氣候變暖,人們也就越來越會感到困乏,這就是俗稱的“春困”。所以只有保證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1、在睡前半小時摒棄雜念,心情平靜,有利于入睡;
2、稍微活動一下身體,有利于身體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臉、洗腳,按摩面部和搓腳心。可推動血氣運行,溫補臟腑,安神寧心,消除一天的疲勞,利于入睡。
驚蟄養生要“兩護”
3月6日是農歷年24個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此時人們的飲食應清溫平淡,增強體質以抵御病菌的侵襲,其養生要點是保陰護陽、補益脾肺、舒緩肝氣、調節情志、應沉著冷靜,增強體育運動。其重點在以下“兩護”。
護肝臟
中醫養生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我們的祖先在四時養生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養生原則。中醫很早就提出“春宜養肝”的說法。春季只有保持肝臟的生理功能,才能適應自然界生機勃發的變化。驚蟄時節,肝之陽氣升發,易動怒,因此此時要戒暴怒,更忌心懷憂郁,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遇到事情,要控制情緒,忌妄動肝火。如體質特點為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心中時煩,少眠,便干,尿黃的陰虛之人。飲食原則要保陰潛陽,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等。有條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參、銀耳、雄鴨等,燥烈辛辣之品應少吃。體育鍛煉時不宜過激活動,太極拳是較為合適的運動項目。
護脾胃
驚蟄時節在飲食上應適當食用辛溫升散的食品,如麥、棗、豉等,而生冷黏雜之物則應少食,以免傷害脾胃。如形體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痰濕的人。飲食應該多吃健脾利濕,化痰祛濕的食物,少食肥甘厚味、飲料、酒類之品,且每餐不宜過飽。應長期堅持散步、慢跑、球類等活動,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