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但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甘味”除了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在這類食物中,首推山藥和大棗。山藥味甘性平、健脾益氣,經常食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平時容易出現多汗、反復感冒的氣虛患者在春季更應該格外注意適度增加山藥的攝入量。
俗話說“日食五棗,長生不老”,大棗不僅對脾臟有益處,還能補氣養血,尤其適合女性在春天多食用。龍眼玉竹排骨湯——由百合、山藥、龍眼、蓮子、薏仁、玉竹、芡實、蜜棗組成;山藥枸杞水鴨湯——百合、山藥、龍眼、枸杞子、陳皮組成,都是藥食兩用的甘味食材組成,能夠補脾益肺,滋補肝腎,并能滋陰養顏。
辛甘之品助春陽
中醫認為,春季為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當令之時,宜適當食用辛溫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雜之物則應少食,以免傷害脾胃。
唐朝的《千金方》里有一句話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就是說蔥、生姜、韭菜、蒜苗等這類性溫味辛的食物對于人體春季陽氣生發很有好處,類似的食物還有洋蔥、魔芋、大頭菜、芥菜、香菜、生姜等,在疏散風寒的同時,又能抑殺潮濕環境下孳生的病菌。
防春困多吃黃綠蔬菜
“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有益,應季的野菜如馬蘭頭、枸杞頭等可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對霉變食物格外當心
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易在春天發作,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塔菜、芥藍、西蘭花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水果食品),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卜、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還要注意冬季腌制的酸菜、咸菜、發芽的土豆、四季豆、霉變甘蔗等這類容易滋生細菌病毒的食品要格外當心。
立春養生重點護肝
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中醫認為肝主情致,因此在立春養生方面主要是護肝,調節心情為主,保持心情舒暢,防止“肝火上升”。
心情舒暢,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陽氣生長。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憂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都有利于疏肝理氣。中醫認為,春季應該特別注意對肝臟進行保養,以順應天時。所以,在飲食調養時要考慮到春季屬于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適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卜、茼蒿、大頭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具有辛甘發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