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牛奶
牛奶很多人認為喝牛奶會加重上火,引起煩躁,其實,牛奶不僅不會上火,還能解熱毒、去肝火。中醫認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過滋陰、解熱毒來發揮“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達70%左右的水分,非常適合孕婦喝。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凍成冰塊食用,否則很多營養成分都將被破壞。
10、蝦
蝦含有很高的鈣。如果孕婦吃蝦以后沒有不良反映,如過敏、腹痛,就沒有問題。懷孕期間適量多吃蝦或蝦皮可以補充鈣、鋅等微量元素,尤其是鈣可以促進幼兒的生長。吃蝦也可以促進幼兒腦部的發育。
驅寒:中藥材泡腳
中醫認為,“血遇寒則凝”,所以小寒養生做好驅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明顯的感覺就是腳涼,即所謂寒從腳下起。所以好的辦法就是用中藥泡腳,可以用當歸、紅花、雞血藤等中藥材放于鍋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溫水中泡腳使用。泡腳之后可以用5分鐘揉搓足心涌泉穴,可以收到較好的驅寒效果,還可以促進睡眠。
進補:以補養腎氣為主
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比如以“當歸生姜”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姜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癥狀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具體做法為:羊腎1只,紅參數克,均切成碎末,放入大米100克,熬粥。
3款小寒食療方治傷寒
人們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三九天”就在小寒的節氣內,所以說小寒是全年冷的節氣。寒為陰邪,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下面推薦3款小寒食療方來幫助你治傷寒
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將羊肉洗凈,切為碎塊,加入當歸、生姜、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適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畏寒怕冷的人群。
羊腎紅參粥
鹿腎(或羊腎)1只,紅參3克,大米100克,調料少許。將羊腎切開,剔去內部白筋,切為碎末,紅參打為碎末,大米洗凈,加入適量水及調料,煮1小時食用。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適用于虛弱無力、腰膝酸軟、畏寒怕冷、耳聾耳鳴、性功能減退等腎陽不足的人群。
胡桃仁餅
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面粉250克,白糖少許,將胡桃仁打為碎末,與面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烙為薄餅食用。有補腎御寒、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于腎虛腰痛腿軟、畏寒怕冷、大便干結等肺腎兩虛的人群。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小寒吃什么了嗎?你知道有不同地方的小寒食俗分別是什么了嗎?還有小寒3餐怎么吃滋補你也了解了嗎?馬上就到小寒了,大家一定要記住這些養生飲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