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冬至,雖然晝漸長,夜漸短,但是在短期內仍然是晝短夜長,地面每天吸收的熱量,還是比散失的熱量少,所以氣溫并沒有立即回升之勢。群眾中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積蓄的熱量少,天氣也冷,所以說“冷在三九”。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于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川西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過,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冬至節氣如何養生
冬至節氣到來,預示著冬季將進入冷的時段,寒天氣使機體御寒能力下降,很容易引起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發生,或誘發加重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病,影響健康。因此防寒保暖就成為冬至養生的第一要務。那么冬至如何保暖呢?冬至防寒重在保暖身體3部位:頭部、腹部、手腳。身體暖和了,自然能抵抗冷空氣不畏寒。
頭部:特殊人群要“暖頭”
民間向來有“涼頭暖足”的說法,因為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陽氣為充足,也為耐寒;從現代醫學來看,頭部距心臟較近,氧氣及血液供給較為充分,故對于身體健康的人來說,頭部適當受點“凍”并無不可,還可增強人體抗寒能力,提高免疫力。不過對于老年人、身體虛弱免疫力低下的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心腦血管疾病等病的人來說,他們的耐寒能力較差,不能以常人度之。因此對于這些人來說,好還是要“暖頭”。
頭部防寒小TIPS
1、外出戴上保暖的帽子、圍巾,并避免頂風行走。
2、不蒙頭睡覺:晚上睡覺時好不要把被子蒙到頭上取暖,這樣做因為空氣不流通,人呼吸到的氧氣越來越少,易胸悶、出汗甚至從睡夢中驚醒。我們只要注意睡覺時關好門窗,避免頭部被冷風吹到即可。
腹背:加衣防病
肺、心臟、脾胃等重要器官處于胸腹部,萬一受寒,即易引發相應器官的疾病,如導致心臟病發作、咳嗽哮喘、胃痛腹瀉等。對于女性來說,腹部受寒還可能影響到生育健康,發生痛經、不孕等情況。另外,中醫認為背為腎脈所居,感冒受風寒多從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腰背部溫暖,不僅可防感冒、固腎強腰,而且可防舊病復發、加重。這對于不愿用厚重棉服遮住身材曲線的愛美人士來說尤需注意。
腹部防寒小TIPS
加件衣,即使在溫暖的室內好也能穿件背心或馬甲;夜間休息要蓋好被子,起夜時披件衣服,保護胸腹腰背不受寒。